消泺穴—上臂外侧痛

消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消”,散也;“泺”,泊名。穴居上臂外侧,内旋时肘有浅凹陷,三焦脉气流注此穴,似水流入散泊之中,加之本穴有清散邪热之功,故名。

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

取穴方法:正坐垂肩,先取三角肌后下缘与肱骨交点的臑会穴,当臑会与清冷渊之间的中点处是穴。

解剖:在肱三头肌肌腹之间;有中副动、静脉末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颈项强痛,臂痛。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齿痛。

刺灸法:直刺1 1.2寸,可灸。

按摩:四指并拢向消泺施加压力,一压一松,持续3 5分钟为宜,可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牙痛等疾病。

艾灸: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 30分钟;温度:38–45度;艾条悬灸时间:5–15分钟。2022-07-01
mcxzy 阅读 9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21: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消泺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清热泻火,通经止痛。作用:消泺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上臂,以治循经病症胃主。三焦经属火,其经气上行,贯肘循臑,上肩抵头达面,故本穴有清泻三焦之火的作用,用于火盛循经炎上之头痛,齿痛;也可通经活络止痛,用于三焦所过之处经气阻滞的疼痛,痿痹。4 ...

  • 消泺穴主要用于头项疾患等:如寒热、头痛、齿痛、头晕、颈项强急、肩背拘急、肩周炎等[1]。消泺穴主治头痛,齿痛,项强,癫疾,臂痛,上肢麻痹等[5]。消泺穴主治头痛、齿痛、项强、肩背痛[8]。消泺穴主治癫痫;偏头痛,头晕,齿痛;颈项痛,臂痛,背部肿痛,颈椎病,肩背痛[6]。头痛头晕,颈项...

  • 臑会穴位于人体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穴的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抬臂屈肘,稍用力,可见上臂外侧上端有一个三角形肌肉(三角肌),该肌肉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与腋后纹头平齐,按压有酸胀感。臑会穴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

  • 手少阳三焦经又可称为“耳脉”,是耳朵的忠实守护者,它分布于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起始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手背出于前臂伸侧两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进入缺盆穴,分布于膻中。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

  • 消泺穴位于手臂外侧,距离肘尖往上大约八个横指处、肱三头肌边缘的凹陷处,经常按压消泺穴可以改善肩膀、手臂、背部痠痛无力或肿胀问题,经常拍打此穴位可以使手臂线条更好看。瘦手臂穴道 #臂臑穴臂臑穴在手臂外侧,将手肘弯曲插腰,手臂肌肉用力,外侧隆起的肌肉就是三角肌,在肌肉正下方凹陷的地方就是臂臑穴。常常按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