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何为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分别怎么解释

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2019-11-11
中医喜欢比喻,简单的说,中药里面的“君臣佐使”其实就取自中国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国不可一日无君,君药当然就是一个方子中最主要的药,臣药自然就是辅佐君药的,以此类推。
《中药学》里面的解释如下: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加强治疗作用,或者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用以消除、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骏烈之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病情重的时候,配用和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想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①引经药(就差不多是药引子的意思)②调和药,调和方中的药物~2020-03-2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1:37: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方剂中,药物被分为君、臣、佐、使四类,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君药是方剂中的主导药物,发挥主要治疗作用。例如,在四君子汤中,人参作为君药,主要负责补气、健脾、助阳,以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各种症状。臣药则协助君药发挥作用,增强疗效。在四君子汤中,白术是臣药,虽同样具有健脾作用,但...

  • 1、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2、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3...

  • 中医的“君臣佐使”概念,是中药方剂配伍原则的核心,旨在达到药效最大化与副作用最小化。具体而言:君药:主药,起主导作用,如四逆汤中的附子,为最大量成分,直接针对病症的核心。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为补气之主药。臣药:辅助君药,增强药效或解决君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气虚严重,黄芪为补气主药...

  • 在中药方剂中,君、臣、佐、使的概念十分关键。君药是方剂的主要成分,承担着治疗主要病症的任务,通常位于方剂的前列。而臣药则是辅助君药的,它的作用是增强君药对主要病症的疗效,有时也会添加一些针对次要症状的药物。佐药分为两种,一种是佐助药,能够进一步增强君臣药的作用,帮助治疗主要病症;另一...

  • 在古代政治中,“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到了中药学领域,这个词汇被借用来描述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例如,《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这说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