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重要穴位缓解常见九大症状

当自己或他人病痛发作时,可通过按摩相应的 养生 穴位,及时有效的缓解症状。

9个穴位治9种常见病记住一生受益!

劳宫穴缓解高血压

位置:掌心横纹中,当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

作用机理: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后溪穴缓解后脑勺痛

位置:坐位。仰掌握拳,手掌尺侧,在小指掌指关节(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掌指横纹头掌背交界线或称赤白肉际处)即为此穴。

作用原理:后溪穴通督脉,也是手太阳经的穴位,根据全息对应原理,照应人体的后脑勺部位,当后脑勺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自我按摩或者针灸此穴位,效果明显,男生左手女生右手。

中渚穴缓解头两侧痛

位置:坐位。抬臂俯掌,在手指背部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原理: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头部太阳穴附近两侧是少阳经,根据全息对应原则取中渚穴,一般左侧痛按或者针灸右侧,右侧痛按摩或者针灸左侧。

合谷穴缓解额头痛

位置:坐位。抬臂俯掌,在手指背部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原理: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在手部重要的穴位,人体额头是阳明经循经位置,全息对应原理,刚好对应合谷穴,同理男生额头痛按摩或者针灸左侧合谷穴,女生额头痛按摩或者针灸右侧合谷穴。

足三里缓解胃痛

位置:坐位。抬臂俯掌,在手指背部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原理:肚腹三里留,胃部是阳明胃经循行的中间部位,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中间位置,全息对应取此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也可以针灸,胃痛可明显减轻。

内关穴止呕吐

位置:坐位。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向上3横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手臂内侧可触摸到两条索状筋,握拳用力屈腕时明显可见)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原理:呕吐一般身体反应方位在前中中心偏上,全息对应手阙阴的中上,心胸内关谋就是这个原理,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气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针灸。

水沟穴急救休克

位置:仰靠坐或仰卧位。面部人中沟上1/3处,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机理: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或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少商穴止呃逆

位置:坐位。伸指俯掌,沿手指指甲底部与外(桡)侧缘引线(即掌背交界线或称赤白肉际处)的交点处,距指甲角0.1寸,即为此穴。

作用机理: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呃逆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呃逆。

天枢穴治便秘

位置:从肚脐中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作用机理: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2022-08-20
mcxzy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57: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6、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交会之处。每天按摩百会穴能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对治疗神志病、风症、阳气虚损等症状有特效。2.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下贯通的重要穴位。按摩大椎穴能防止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并能治疗阳虚症...

  • 5.腿部浮肿 选穴:飞扬穴 长时间站、坐或步行,都会引起腿脚的疲劳和肿胀,刺激飞扬穴能够缓解症状。位置:顺着 跟腱 外侧的骨头向上摸,在小腿肌肉的边缘就是这个穴位。要点:稍稍将膝盖向内倾斜会比较容易找到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力气,觉得舒服就可以了,也可以用笔杆来刺激这个穴位。另...

  • F4 - 抽筋与晕眩:脸部按摩能缓解相关症状 手部 D1 - 鼻窦与D6 - 腰部:对应穴位可调理相应身体部位 D2 - 耳朵与D7 - 直肠:手部按摩能影响身体整体健康 D3 - 肩膀与D8 - 眼睑:舒缓肩颈和眼部压力 D4 - 肝脏与D9 - 胃:保护内脏健康 D5 - 胆与D10 - 脖子:全身调理不可忽视的部位 ...

  • 涌泉穴,位于脚趾向下1/3处脚掌中心,常按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毒,有助于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风池穴,位于颈椎与颅骨交界的两边凹陷处,常按能快速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对感冒、肩背酸痛有缓解作用,同时对鼻炎和感冒后症状也有帮助。了解这些穴位的正确位置和使用方法,不仅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