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平时按摩时都有按到有形经脉,解剖就反而没有了呢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γ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2006-03-14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1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

  • 按摩按的是穴位,脸部正骨是按骨头缝隙。脸部按摩的穴位有下关穴、颊车穴、四白穴等。脸部正骨是按骨头缝隙的走向原理,通过人手按摩,不借助其它设备,令错位的骨头回归正位。面部按摩的方法主要是面部保健推拿手法,手法包括开天门、分抹前额、推按眼周等,建议由医师操作进行,以免自行按摩,力度和手法...

  • 疲劳是导致按摩后感觉通透的主要原因。当我们长期处于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中,身体和心理都会积累大量的疲劳。这种情况下,进行按摩时,肌肉和神经会释放长期积压的紧张和压力,从而带来通透的感觉。如果身体状态良好,没有过多的疲劳累积,按摩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在没有疲劳积累的情况下,身体对刺激的...

  • 按摩过程中,女按摩师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常常引发讨论,特别是涉及到亲密动作的使用。这种互动并非调情,而是按摩师专业服务的一部分,旨在创造一个能让顾客放松身心的环境。按摩师可能会采用轻拍、亲昵的动作,但这纯粹是为了提升服务体验,帮助顾客达到放松状态,而非追求个人情感的发展。在按摩中,女按摩师调...

  • 和其它中医一样,技师的手法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对穴位的按压力度和尺寸把握的都非常好,所以,就从这件事本身而言,对人还是有好处的,起码在现在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难得偷闲放松一下。确实有好处,脚底的穴位很多,可以起到刺激穴位调理身体的作用。寒从脚底起,暖脚等于暖身。如果有针对性的加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