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者可决生死、不可不通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句中医俗语,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

      中医讲的“通”原本指气血的通畅,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经络,所以“通”也就是经络通畅。

      肝经阻塞:在中医学上称为肝衰竭和肝气不适。肝气不舒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精神疲乏、眼干、眼涩、肝区隐痛、易怒、四肢无力、频繁苏醒、食欲不振、怕听到噪音、恶心、呕吐、胸胀,乳房疼痛、乳腺增生、内分泌失调、油腻、便秘尿黄等

      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血管堵塞(静脉曲张动脉硬化)等

      脾经不通: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气血虚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秘关节酸胀糖尿病。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闷面色无华。

      肾经不通: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 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等

      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等

      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性冷淡消化不良胸闷气喘等

      由此可见,脏腑调理、经络疏通对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2022-05-31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3:14: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出自——先秦至汉多人所作《黄帝内经》之《内经.灵枢.经脉》。《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通过这句话,便可以得知经络有多重要。人类的身体好比一座大厦,经络就是大厦里的各种管道,如果电线管道不通了,大厦便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如果下水管道不通了,大...

  •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

  • 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再看“处百病”。这里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医学家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上述原文都高度概括地说...

  • 1. 经脉的重要性源自《黄帝内经》。2. 经脉被比喻为生命大厦中的管道,其通畅对健康至关重要。3. 经络不通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保持经络通畅是治疗疾病的关键。4.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5. 该书涵盖了中医学的多个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脉象、藏象、...

  • 《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脉在人体内首先是气血运作的通路,与人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人的健康,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若五脏六腑十二经的气血循行畅通,人不会生病。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