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临床操作有哪些过程?

①预先必须练习针刺的手法。在纸叠或棉枕上作刺入捻转的练习。
②施术前应检查用具和注意消毒。 一般采取仰靠、倒伏、托颐、俯伏、屈肘仰掌、横肱、侧卧、仰卧等几种。一般采用卧位,再用抗垫调整姿势,要使病人比较舒适而能持久。施针时要精神贯注,谨慎从事。
③针刺的程序、方向和深浅。刺针的程序普通都是“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针刺的方向有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一般在四肢、背部、腹部用直刺(90),胸部、颈部直斜刺(45°),面部、额部宜横刺(15°)。深浅根据病人胖瘦有不同:一般在四肢大约半寸左右,在胸腹不宜超过半寸,头颈部更要浅些,以免发生意外。
④进针的方法。左手为押手,作用在固定穴位,减少疼痛,协助进针,右手为刺手(即持针的手),在进针时,轻轻将针点在穴上,一捻而进,双手协同进针。如果用三棱针,要刺得快,浅刺半分到一分便出血。皮肤针只要轻轻敲打。
⑤手法及其“补”、“泻”。进针后要力求病人产生酸、麻感觉,即所谓“得气”。“得气”后要施用手法,产生刺激。
2020-01-03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2: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疗法的进针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刺、捻和行,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操作技巧。首先,"刺"是进针的第一步,目标是实现无痛快速的皮下穿刺。对于皮肤弹性好、质地细腻的个体,如年轻人和女性,只需快速穿透皮肤即可。对于皮肤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可能需要配合“压”法,持续施力,必要时可...

  • 2. 操作过程:在实施提插法时,针灸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然后进行针刺。通过针身的上下移动,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这一操作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以确保手法得当,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3. 临床应用:提插法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通过刺激不同的穴位,...

  • 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操作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握持针体,中指则紧贴穴位,指腹抵住针体的中部。当拇指和食指向下施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使针顺利刺入穴位,直至所需的深度。这种方法利用了三指的协同作用,特别适合同时针刺两个穴位的情况。另一种单手进针法则是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体,...

  • 说明针刺操作时左右两手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右手持针的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有如执笔,故又称执笔式持针法。此法临床上最常用。另外,还有拇、食指持针法,拇、中指持针法等。2.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

  • 补法则操作更为直接,手法上常采用捻转、提插等技巧。针刺时,针尖通常向外倾斜,针身保持直立状态。在留针过程中,针刺部位的皮肤会有较强的针感,但不会产生疼痛。对于补法而言,针刺时间通常较长,一般在20到30分钟之间。在针灸治疗中,泻法和补法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综合判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