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并不是一本好的医书

以我有限的看保健品广告的经验来看,《本草纲目》是一本引用率非常高的一本书。

为什么呢?

因为 《本草纲目》 太有名了,如果论及中医药的著作,让一个普通人来说的话,最多也就《本草纲目》。因为一直以来在历史教科书中,都会记录李时珍编著的这本书。

教科书是历史学家编写的,他们不会为了这个小问题特意去询问医生。因为已经有大学者为它背书了。

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 达尔文 ,达尔文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让这本书名声大噪,虽然中国学者基本上不会同意达尔文的这个判断——中国没有百科全书,有的不会是《本草纲目》——但不妨碍把这本连外国学者也推崇的书写进历史教科书里。

但《本草纲目》真的这么经典吗?

业内人士恐怕不同赞同。

中国传统医学有四大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没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其实就是注解经典《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可惜李时珍的注解地很一般。

因为中医未必很科学,却实质上却是经验医学,是非常富有实践精神的,观察,实践,归纳,再观察,再实践,再归纳……这一套方 下来,才能让中医显得很有效。

但在历朝历代的中医之中,名声仅次于华佗和扁鹊的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却没什么实践精神。

再看看那句话: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这哪里是一本医书的编写方式,根本就是文史哲类图书的编写方法, 比如《尚书》,比如《昭明文选》。医书是要把书中的内容去实践的,多次确认后才得出结论,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种实践精神必不可少。

可是在《本草纲目》中里面有大量的臆想和迷信的东西,比如孕妇不能吃兔头,不然生出来的孩子会有兔唇;还有鱼刺卡喉咙,可以用渔网烧成灰,冲水喝下去就能消鱼刺,等等……

《本草纲目》仅仅只是对历代诸家的本草注解稍稍归纳总结一下,同时录入了大量的道听途书的,甚至是臆想的东西,但只录不验,这根本无法得到中医界人士的认同。

以后如果有广告宣传引用《本草纲目》说什么东西有什么效果,你可要小心了,也许只是李时珍随手记录的, 不要太当真。

(全文完)2022-07-2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33: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书,更是一部内容驳杂的百科全书。2. 该书记录了李时珍毕生所见的大量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共计1897种。3. 描述详尽,尽管现代科学角度视其中某些基因为虚幻,但当时其学术价值极高。4. 达尔文在撰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作品时,引用了《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文献,传承这么多年,权威性和重要性不言自明,至于说大多数人看不懂太正常,大家要看得懂,早就失传了,他是写给中医研究治病和用药发展的最高平台之一,现在所谓的中医,绝大部分已经不是中医,是打着中医的旗号买药或者推销保健品挣钱的,中医中药就是被他们毁了。当...

  •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29年心血编纂的巨作,旨在修正古代医书的谬误,成为本草学领域的集大成者。李时珍通过亲身实践、广泛收集和实地考察,精心考证,最终完成了这部52卷、约190万字的巨著。书中,每种药物均被细致分类,并附上释名、气味等详细信息。李时珍不仅对药物的名称、产地和炮制方法...

  • 由于《本草纲目》的详细、可靠、简写,在日本、波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出版的《圣经》中,被世界医学作为医学中医学翻译成多种语言和文字。它也被称为16世纪的百科全书。在这本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例如可以治疗疟疾的长山,以及烟叶可以缓解疼痛。他还引用了日常生活中中毒的例子,比如...

  • - 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世代永新。- 守正创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守住这个“正”,再开出每一代的“新”,就能看着中国越来越好。-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医者贵在格物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性理之精徽,格物之通典—...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