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全的简介

公元1439年 明 徐凤 著《针灸大全》徐凤,字延瑞,号泉石,明江右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石塘)人,生活于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徐凤自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开始向倪孟仲、彭九思学习针灸术,其后又遍访名医,博搜广辑,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约在公元1439年编撰成《针灸大全》一书。《针灸大全》又名《针灸捷要》、《针灸捷法大全》,该书主要是对前人有关针灸理论与临床的论述进行编辑,同时也参合了徐凤本人对针灸学的论述。书中内容既丰富又简要,切合临床实用。全书的特色是以歌赋的辑录居多,这些歌赋都是有关针灸学基本理论以及对针灸治病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既易于理解习诵,又便于熟记运用。徐凤对按时选穴之说甚为推崇,对按时选穴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诠释、补充与发展,这是徐氏的又一大贡献,使后世在讨论按时取穴法时有法可宗。《针灸大全》首次对“子午流注”之名称作出详细而明确解释,其所叙述的“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内容,堪称是按时取穴法之准绳,成为后世临床使用时遵循的法则,现在论述按时取穴法者,仍然大多以《针灸大全》为主要参考。 可见,徐凤是明初继承和发展针灸学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明代杰出的针灸医家。他在《针灸大全》中保留了许多重要的针灸学文献资料,而且他注重针法和按时选穴手法等的研究,著作内容较多地采用歌赋形式,对明、清时代针灸歌赋的不断涌现有一定影响,也为后世研习者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学习途径。是书六卷。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就本书所选取的内容来看,作者是颇费一番心机的,主要表现在选用大量针灸歌赋上。因为歌赋本身就是语言的升华,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中,针灸歌赋是不胜枚举的,这些歌赋,倾注着针灸家们的心血。该书既照顾到针灸内容的各个方面,又尽量选取短小精悍的歌诀,如“ 四总穴歌”“、千金十一穴歌”、“经脉气血多少歌”等。虽是享有盛名的歌赋,也只选了《席弘赋》、《灵光赋》等较短者,诸如《百证赋》、《玉龙歌》等较长者则未摘取,真正做到了既全面又简明。书后的灸法大都为历代出名的灸疗方法,很值得研究。因此,本书对于研究针灸学及其临床运用,可称为一本很切实用,简明易学的参考书。徐凤,字廷瑞,里贯不详。此书与《秘传常山杨敬斋针灸全书》除篇目次序和附图的多少不同外,其内容基本相同,可以互相参阅。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注:【明】 杨继洲 《针灸大成》亦有人称之为《针灸大全》,此处易混淆。

2016-06-01
mcxzy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28: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大成》是中医针灸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十卷,也被称为《针灸大全》。该书由明代杨继洲撰写,并由靳贤校正,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印。杨继洲在撰写此书之前,已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问世,但已佚失。他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多种针灸文献,进行编撰。书中内容丰富,从卷1摘录的...

  • 公元1439年 明 徐凤 著《针灸大全》徐凤,字延瑞,号泉石,明江右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石塘)人,生活于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徐凤自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开始向倪孟仲、彭九思学习针灸术,其后又遍访名医,博搜广辑,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约在公元1439年...

  • 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

  •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理论研究深化,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现代医学传入中国,针灸与其他传统医学一同逐...

  • 临证经验方面,危氏对56个病症都载有针灸疗法,选录如下:(一)头面疾患 - 头痛:灸囟会。- 鼻病:灸囟会、通天,左臭灸右,右臭灸左。- 口眼斜:灸耳垂下,左灸右,右灸左。- 中风失音:灸天仓(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穴后动应手)、百会。- 目痛:灸上星、风池。- 目不明:针承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