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问诊的主要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项目、主诉和病史、现在症状等。

  一、问一般项目

  问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否、籍贯、现单位、现住址等。

  询问和记录一般项目,可以加强医患联系,追访病人,对患者诊治负责。同时也可做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性别不同,则疾病不一。男子可有遗精、早泄、阳萎等病;妇女可有经、带、胎、产等病。年龄不同,发病亦多有不同,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等病多见于小儿。同一疾病,因年龄不同而有虚实差异。一般来说,青壮年气血充足,患病多实证;老年人气血衰,患病多虚证。问职业可帮助了解某些病的病因,如水中作业,易中湿邪,还可了解某些职业病,如铅中毒、矽毒等。问其婚否?女子已婚可了解有无妊娠、妊娠病及生产史,男子已婚可有男性机能衰退与过亢等病。问籍贯、住址可以了解地方病。以上这些都是诊断及治疗上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问主诉和病史

  (一)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主诉通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准确的主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大致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并为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主诉包括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状时,则应按其症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主诉所包含的症状只能是一个或两三个,不能过多。记录主诉时,文字要准确、简洁明了,不能繁锁、笼统、含糊其词;不能使用正式病名做为主诉;不能记录疾病演变过程。

  (二)现病史

  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

  起病情况:要询问起病的环境与时间,自觉有否明显的起病原因或诱因,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起病的轻重缓急,疾病初起的症状及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等。

  病情演变过程:要按时间顺序询问从起病到就诊时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情况,症状的性质、部位、程度有无明显变化,其变化有无规律性,影响变化的原因或诱因是否存在,病情演变有无规律性,其总的趋势如何?

  诊察治疗过程:要询问起病之初到就诊前的整个过程中所作过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疾病初起曾到何处就医?作过何种检查?检查结果如何?诊为何病?作何治疗?服用何药物,以及剂量、用法、时间、效果如何?有否出现其它不良反应等。以上都应重点扼要地加以记录。

  现在症状:要询问这次就诊的全部自觉症状,这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将另列于后详述。

  现病史,是整个疾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现病史,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病情,摸索疾病的规律,为确定诊断提供依据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问发病时间,往往可以判断目前疾病的

  性质是属表还是属里,是属实,还是属虚。问发病原因或诱因,常可推测致病的病因与疾病的性质,如寒热湿燥等。有传染病接触史,常可为某些传染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如白喉、麻诊、痢疾等。问清疾病的演变过程,可以了解邪正斗争的情况。对机体正气的盛衰、预后的良恶等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问清疾病的诊察治疗过程,可为目前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供线索,也是决定治疗的重要参考。

  (三)既往、生活、家族史

  1.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主要疾病(不包括主诉中所陈述的疾病),其诊治的主要情况,现在是否痊愈,或留有何种后遗症,是否患过传染病。有无药物或其它过敏史。对小儿还应注意询问既往预防接种情况。既往的健康与患病情况常常与现患疾病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2.生活史

  生活史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等。生活经历,应询问出生地、居住地及时间较长的生活地区,尤其是注意有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的地区。还应询问精神状况如何,是否受到过较大精神刺激。并问其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有无烟酒等其它嗜好。妇女应询问月经及生育史。工作劳逸,应询问劳动性质、强度、作息时间是否正常等。

  生活史中的生活经历、习惯、工作情况等社会因素对病人的疾病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这些情况可为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依据。饮食的嗜欲,常可导致脏气的偏胜偏衰。精神状态的变化,常常是引起某些情志病的原因。过劳易伤肾,久逸易伤脾,起居失常,多扰动于心而出现各自的疾病反应。

  3.家族病史

  家族病史,是指患者直系亲属或者血缘关系较近的旁系亲属的患病情况,有否传染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与生活密切接触有关,如肺痨病等。有些遗传性疾病则与血缘关系密切,如杨梅性病等。或近血缘结婚,而出现的体质衰弱、精神迟呆症等。

  三、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患者就诊时的全部症状。

  症状是疾病的反映,是临床辨证的主要根据。通过问诊掌握患者的现在症状,可以了解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辨证,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作出确切的判断。因此,问现在症状是问诊中重要的一环。为求问得全面准确,无遗漏,一般是以张景岳“十问歌”为顺序。

  《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2023-01-16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5: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问诊的内容包括: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为后续的诊断提供参考。例如年龄不同,发病的机理也可能存在差异。如老年人的发病往往与脏腑功能衰退有关,而年轻人则可能更多与生活习惯有关。2. 主诉症状:询问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及其持续时间。

  • 问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来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病史和当前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下是问诊的主要内容:1. 问饮食 询问患者的口味、饮水和食欲,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情。例如,口味清淡可能表明脾胃气虚,口中有甜味或粘腻感可能表明脾胃湿热等。2. 问睡眠 睡眠质量与健康密切...

  • 问诊内容广泛,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以及家族史等。一般项目即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症状体征,是就诊的主要原因及持续时间;现病史是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记录;既往史则涉及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患病经历...

  • 首先是患者的一般情况,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可能的健康风险至关重要。其次是主诉,这是患者前来就医的主要原因,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等。接着是现病史,即患者当前疾病的具体情况,包括症状的发展过程...

  • 诊断过程包括辨病(确定病种)和辨证(分析疾病阶段的本质)。辨病是对疾病名称的确定,如疟疾、肺痈等,而辨证则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等。病案在中医诊断学中至关重要,它是记录患者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情况的书面记录,是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