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半夏半升是多少

问题一:柴胡桂枝汤组方里面半夏二合半是什么义思 合为汉代的计量单位。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
纵观仲景方41首含半夏的方剂,半夏的用量都有 “半升”“二合半”“二十铢”“四两”“半斤”“一升”“二升”等。其中,用量为“半 升”的用法最多,共24首,故“半升”为仲景对半夏的常规用量,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形成的。“升”“合”为汉代的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 升为斗,十斗为斛”(班固・《汉书・律历志》),故 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铢”“两”“斤”为汉代的重量单位,“千 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 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故一 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么半夏的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如何换算呢?仲景在经方“柴 胡加芒硝汤”中示“柴胡加芒硝汤”由1/3 份“小柴胡汤”加二两芒硝所构成,其方内半夏用量 为“二十铢”,而“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为“半升”, 故“半升”半夏的重量为“二十铢×3”,为六十铢, 即2.5两。
那么汉代的一两合现在多少克呢?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柯雪帆等,直接根据出土的东汉文物“光和大司农铜权”(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推算出的“一两等于15.625 g”据此,经方中半夏的常规用量“半升”合现在39.0625 g(即2.5两×15.625 g),约为40 g。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加减而形成的, 这样二合半即半升的二分之一的重量就约为20克。

问题二:"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出自哪里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甘草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适用范围】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四肢、头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义讲述】小青龙汤这个药比较特殊,分这么几个情况:麻黄跟桂枝是一个,干姜跟细辛是一个,再加上半夏,芍药跟五味子这又是一对,它是佐制药,是相反相承的药。

问题三:郝万山伤寒论讲义中要求背诵的重点条文有哪些 伤寒论背诵条文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虚证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二 伤寒表实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p,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三 表郁轻证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变证
一 热证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上)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下)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二 虚证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61.户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p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177.伤寒脉......>>

问题四:伤寒论六经病的提纲证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太阳病的桂枝汤临床应用以及使用禁忌: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
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 恶等物。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
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 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 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 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问题五:请把《伤寒论》“小柴胡汤方”转化为白话文。 20分 1、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用一斗六升水,煎煮到六升时候,将药渣去掉,继续煎煮至三升,在药汁不热不凉时服下,每次服一升,每天服三次。
此外,根据《简明中医辞典》和清代《医宗金鉴》,半夏为半升而非半斤。
2、伤寒论中的计量与现在的换算:
斤=225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3.925克 ,一说为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 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3、1两等于10钱。
1斤等于16两。
1斗等于10升。
1升等于10合。
1分为一两的四分之一,约4克。

问题六:请教真懂《伤寒论》的老师,关于栀子豉汤 栀子14个约20克,豆豉4合约20克。理由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1升= 10合=液体20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苈子子1升=60克 吴茱萸l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强
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l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浮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 =2克, 郁李仁20粒=1克,

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2022-11-18
mcxzy 阅读 214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6:0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是0.38公斤吧.过去一升是1.5斤的.祝愿您.满意请回评,谢谢.

  • 42克“根据专家的研究,半升半夏实际上是42克,但因为当时中净的煎煮方法与我们现在的两种煎煮方法的比例不同,而且现代中药更开放,所以12-15克更合适

  • 汉代仲景时的称量升大约为200毫升,但是如果具体到克,这需要区分什么药,因为那时候的计量药物重量是以容器计量,就是用容器来装多少药物这也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汉代的药物炮制和饮片应用的形状和现在不一定是一样的,可能那时候的半夏比较大,算下来空隙比较多,现在的饮片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