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正常脉象综述

正常脉象称为平脉、也称常脉。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是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健康的征象。

  正常脉象特征是: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在成年人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正常脉象的特点为“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即脉有胃气。

  脉有胃气的表现是: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脉之胃气,反映了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

  人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因此,诊察脉象有无胃气,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神:即脉有神气。

  脉有神表现有: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脉之神气反映了机体精气盛衰的状况。因为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故有胃即有神。

  脉象有神,在正常人说明精气充盛;在有病之人,说明虽然有病而精气未竭。故观察脉神对推断疾病预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根:即脉有根基。

  脉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或沉取不绝二个方面

  脉有根无根与肾气盛衰有关。脉有根在正常人说明肾气充盛;在病中,则为肾气未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则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重。

  总之,脉有胃、有神、有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脉有胃、有神、有根,说明脾胃、心、肾等脏腑功能不衰,气血精神未绝,虽病而病尚轻浅,生机仍在,预后良好。

  此外平脉脉象还因为个体差异、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生理变异,这些变异仍属平脉范围。2023-01-1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0: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正常脉象称为平脉、也称常脉。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是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健康的征象。正常脉象特征是: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在成年人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

  • 正常人脉象,通常被称为平脉或常脉,其特征显著。在三部脉象中,每分钟脉搏频率稳定,大约在70-80次,既不浮躁也不沉滞,大小适中。脉搏节律均匀,流速和缓,力量饱满,且在尺部脉搏深按后仍然持续,这体现了脉象的“有胃”状态,即胃气充足,脉搏表现得和缓、从容和流畅。"有神"意味着脉搏力度适宜且...

  • 正常脉象(平脉)具有基本特点,反映了位、数、形、势的规律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息四至五次,脉位居中、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此外,正常脉象还包括有胃、有神、有根三个特征,分别与脾胃运化功能、精气盈亏、肾气盛衰相关联。正常脉象会受到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精神情志、...

  • 正常人脉象,即平脉或常脉,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其特点为脉搏每分钟跳动70至80次,节律均匀,流利有力,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脉象表现为三部有脉,分别为寸、关、尺三部。其中,"有胃"是指脉象和缓、从容、流利,体现了胃气的充盛;"有神"指的是脉象应指有力柔和,脉搏节律整齐,代表了生命...

  • 1. 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2. 脉象是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是中医学名词,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3. 脉象要素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来辨识。4. 脉象的种类很多,其辨识常从位、数、形、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与脉搏的多个因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