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出于那个朝代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已佚。后世根据该书佚文,分别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2014-01-26
  出版时间:东汉时期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014-01-26
mcxzy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0:14: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东汉。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出生于南阳涅阳县,因为医术高超,被人尊称为医圣,和华佗,董奉合称为建安时期的三大神医,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作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对之后的中医学影响深远。张仲景生活的这个朝代,其实充满了动荡和瘟疫,可以说是内有外患交加的时代,当时不仅有军阀征战,农民...

  •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

  • 张仲景的朝代:东汉末年。主要成就:张仲景公元205年写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

  •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

  •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时期 《难经》即《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以前 《脉经》,西晋王叔和 《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