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针灸经络穴位图的作者简介

靳士英,男,1927年生。第一军医大学分校教授、主任医师。长春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毕业,从医50余载。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组组长、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史杂志》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热衷振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潜心研究针灸、四诊、杂病、草药、医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有《新编中医学概要》、《舌脉诊法基础与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外治法》等专著18部。在针灸方面,编有《针灸穴位挂图》、《中华针灸经络穴位图》、《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实用头针穴线挂图》、《实用耳针穴位挂图》等,主要致力于人体三维结构穴位解剖定位的研究。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有关传统医学辞条的撰写。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9项与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因医教研卓有成绩,曾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和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6-06-04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6: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靳士英,这位杰出的医学专家出生于1927年,是中国针灸学界的重量级人物。他在第一军医大学分校担任教授和主任医师,拥有深厚的医学背景,毕业于长春大学医学院和广州中医学院,积累了超过50年的临床经验。靳士英在医学领域贡献卓著,曾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以及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重要职务...

  • 靳士英,男,1927年生。第一军医大学分校教授、主任医师。长春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毕业,从医50余载。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组组长、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史杂志》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热衷振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潜心...

  • 靳士英在针灸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编纂了《针灸穴位挂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华针灸经络穴位图》、《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实用头针穴线挂图》、《实用耳针穴位挂图》等工具书,对针灸穴位解剖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针灸教学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

  • 本图一套共六幅,其中五幅为三人图,描绘十四经脉及其腧穴361名、经外穴82名,背景包括皮肤、内脏、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用不同彩线、彩点区分经脉与腧穴,个别局部还以小图特别显示;另一幅集中描绘了头针、耳针、面针、鼻针、手针、足针、腕踝针等微刺系统穴位与进针点192名。十四经穴、经...

  • 陆瘦燕在艺术和科技上也有卓越成就,与上海教学模型厂合作,他设计并创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和脉象模型,分别在1964年的国家工业产品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他还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丛书》,包括《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和《针灸腧 谱》等著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