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血脉瘀阻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简介

问: 心悸·血脉瘀阻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答:

心悸·血脉瘀阻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lood vessels[1])是指血脉瘀阻心脉,以心悸,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虚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2]。

心悸·血脉瘀阻证患者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心悸不安,兼见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结代[3][4][5]。

这是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神失养的表现[4]: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瘀阻,故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均为瘀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3]。

心悸·血脉瘀阻证治宜活血理气[5]。

心悸·血脉瘀阻证患者常吃月季花、韭菜、藕、山楂、红糖、桃仁、玫瑰花等好得快[4]。

建议心悸·血脉瘀阻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4]:

1.月季花茶(《泉州本草》):将鲜月季花20g剥瓣,入盐水中反复清洗、沥干,放入茶杯中,以沸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

2.丹参饮(《时方歌括》):将丹参20g与砂仁6g置于锅中,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搅溶即可。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3.加味桃仁粥(《食医心鉴》):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黄30g,生姜适量,用500mL清水浸泡,绞取汁备用;砂锅加水适量煮粳米100g成粥,加入备好的汁液,稍煮,调入桂心末10g即成。佐餐服食。

关于心悸:

心悸(palpitation[1][6])为病证名[5]。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6]。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5]。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3]。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7];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5][7]。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7]。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3]。

西医的各种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者,可参照治疗。

心悸常分为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气凌心证、心气虚证、痰火扰神证、血脉瘀阻证、肝肾阴虚证、邪毒犯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虚胆怯证、脾肾阳虚证、痰浊阻滞证、阴血不足证等证型,详见心悸条进行辨证。2022-09-26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20:13: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表现症状 血瘀体质常见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另外根据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病变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血瘀体质的人宜多吃补气补血、活血行气的食物,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 (2)不宜肥腻及寒性食物,以免阻滞血脉。(四)心阳不足证 〔主要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食疗原则〕温补心阳,宁心安神。〔食疗食物〕人参、肉桂、大枣、冬虫夏草、鹿肉、海参、鸡肉等。〔食疔食谱〕(1)人参粥。人参研末,粳米,煮粥。用于温补心...

  • 1、疼痛 血液瘀滞会影响经络的畅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患者会感到疼痛。2、肿块 气血不畅可导致脉络阻滞,血液瘀积形成肿块,如肿瘤、结节等。3、出血 瘀血阻塞血脉,导致血液溢出脉外,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发暗、面色晦暗等症状。4、舌、脉异常 血瘀证在舌脉上的...

  • 心悸暴发或经久不愈,证见汗出、肢厥、脉散乱无根者,多属心阳欲脱或气阴两竭的危候,需中西结合积极救治。心神不宁是心悸的一种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胆怯易惊、坐卧不安、寐中多梦、常易惊醒、饮食少思、舌润苔薄、脉小数或虚弦。治疗上需镇惊安神,养血宁心。心血不足是另一种常见的心悸...

  • 血瘀证患者疼痛的特点为针刺样疼痛,伴有痛处拒按,疼痛位置固定不移,并且夜间痛甚。血瘀证患者的肿块在体表时颜色呈青紫色,在体内则触之坚硬,推之不移。血瘀证患者出血的特点是出血反复不止,颜色紫暗并有血块。凡是离开经脉的血液,没能够及时排出而停留在某处,或者血液瘀阻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中...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