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证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承气汤证,这个辨证过程比较复杂,但弄通了也很简单。在讲之前,要重温一下治病的大原则。我们读《伤寒论》经常会看到汗后如何如何,下之后如何如何。其实这是仲景以外感病为例,就是从现象教你怎么治病。若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就要理解现象后面的本质。汗下后的实质含义是津血虚,所以不管有没有汗下,只要是津液虚就可以同样来论治。
《伤寒论》基本上都在讲外感病。那所谓的内伤病慢性病怎么治呢?我们开篇便说过,中医是治人体的,而不是治病的,既然不是治病,那就不分什么外感病内伤病。《伤寒论》治病的依据是人体显现出来的证,只要是有相应的证,就用相应的方子,一切病就都可以治。所以,桂枝汤也好,柴胡汤也好,可以治相应的无论外感内伤的一切病。
我们后面学《金匮要略》就会发现,《金匮》里那些所谓的内伤病,也还是用《伤寒》里这些方子来治疗,无非随证略施加减而已。所以《伤寒论》事实上是以外感病为例子在教你治万病。这一条就是这样,首先是下后“胸满烦惊”。“胸满”是柴胡证;“烦惊”呢?实证虚证?一时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辨证。“小便不利”,湿证还是津液虚,还是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辨证。
“谵语”,这是阳明实热证的津液虚引起,那前面的就都有结论了,“烦惊”是有热。那“小便不利”是津液虚吗?后面还有“一身尽重”,这个小便不利就是湿气郁于外的小便不利。那这个情况就是外有湿,内有热。这个和津液虚矛不矛盾?不矛盾。湿郁也会津虚,因为水湿不气化不循环。所以我一直说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病就像破案,一条条排查比对综合分析,直到找出确切的证据。
“不可转侧”是躺在床上翻身困难,前面学过有津液虚引起的,这里兼有“一身尽重”,那这个翻身困难就是因为湿气郁于肌肉了。这是三阳并病,自然治从少阳,那就是用柴胡汤做主方。然后就是加减之法了。首先是用大黄下热存津;然后龙骨牡蛎铅丹安神定惊,铅丹是取其金属重坠之性以镇定,有毒,所以我们现在不用了;外有湿,用桂枝茯苓。为什么不直接用大柴胡呢?因为这个情况津液虚明显,所以用小柴胡加减,小柴胡里有人参炙甘草,更能救津液。
从这里可以看出,《伤寒论》教我们的是治病的原则和方法,灵活应对人体的方法,不可拘泥。方证相对在初级阶段是可以的,想要到更高阶段就要突破这一层。《伤寒论》用药精简,我们前面学过的就已经涵盖大部分主药了。这一条再讲两样常用药:龙骨、牡蛎。
好,接着讲课。现在讲两样很常用的药,龙骨和牡蛎。龙骨是远古动物的化石,取其镇定收摄之性。这个药安神很管用。我现在用得少,没办法,药房哪有真的远古动物的化石,据说都是用猪羊的骨头高压锅焖的。一般我宁可重用些牡蛎,至少牡蛎是真的。牡蛎是就是海中的牡蛎壳,取其燥涩镇敛之性。这两样药经方里同时用的时候很多,用在惊、狂、卧起不安这一类的证。临证上治失眠烦躁多思多虑,效果也很好。两药还可以用于治遗精阳萎,所以有医书说这两样药是补肾的。其实这两样药只是毫无滋养之性的钙化物而已,哪能补什么肾呢?本身补肾这个概念于药物对人体的真实作用就有待商榷。应该说是其镇敛的作用能收精气趋下,精气下自然肾气足。也正是因为这两样药无滋养之性,亦不热不寒,所以寒热虚实皆能用。
同为收敛药,芍药微苦酸寒,性质温和,偏向于敛津液,亦能泻实;五味子温燥而酸收,主要用于咳喘水饮;山萸肉酸温固脱,主要用于元气不固;乌梅则酸而轻升,无温补之性,可用于温病之虚浮,暑月之收敛;龙骨牡蛎煎水接近于无色无味,因其为骨壳之钙化物,秉重镇收涩之性,它们不是靠酸味和黏质来收敛的,所以和前面那些收敛药都不一样。
牡蛎这味药用途很广泛,除敛涩之外,还可用于燥痰湿和化坚结。痰湿和坚结虽然叫法不一样,无非都是瘀滞凝结之物而已。我们之前只知道辛温发散是去瘀滞的,其实收涩之法也可以去瘀滞。好比皮肤上有疮痘积液,未必要破溃才去,人体自己的收敛吸收也能去掉。牡蛎就是用其收涩之性来化痰结瘀滞的;又因其是坚硬的壳类,同气相求原则,更能化坚结。牡蛎在肿瘤、结节、增生类疾病上运用很多,尤其是治身体的上部的效果更好。2022-05-31
《伤寒论》基本上都在讲外感病。那所谓的内伤病慢性病怎么治呢?我们开篇便说过,中医是治人体的,而不是治病的,既然不是治病,那就不分什么外感病内伤病。《伤寒论》治病的依据是人体显现出来的证,只要是有相应的证,就用相应的方子,一切病就都可以治。所以,桂枝汤也好,柴胡汤也好,可以治相应的无论外感内伤的一切病。
我们后面学《金匮要略》就会发现,《金匮》里那些所谓的内伤病,也还是用《伤寒》里这些方子来治疗,无非随证略施加减而已。所以《伤寒论》事实上是以外感病为例子在教你治万病。这一条就是这样,首先是下后“胸满烦惊”。“胸满”是柴胡证;“烦惊”呢?实证虚证?一时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辨证。“小便不利”,湿证还是津液虚,还是不好下结论,继续往下辨证。
“谵语”,这是阳明实热证的津液虚引起,那前面的就都有结论了,“烦惊”是有热。那“小便不利”是津液虚吗?后面还有“一身尽重”,这个小便不利就是湿气郁于外的小便不利。那这个情况就是外有湿,内有热。这个和津液虚矛不矛盾?不矛盾。湿郁也会津虚,因为水湿不气化不循环。所以我一直说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病就像破案,一条条排查比对综合分析,直到找出确切的证据。
“不可转侧”是躺在床上翻身困难,前面学过有津液虚引起的,这里兼有“一身尽重”,那这个翻身困难就是因为湿气郁于肌肉了。这是三阳并病,自然治从少阳,那就是用柴胡汤做主方。然后就是加减之法了。首先是用大黄下热存津;然后龙骨牡蛎铅丹安神定惊,铅丹是取其金属重坠之性以镇定,有毒,所以我们现在不用了;外有湿,用桂枝茯苓。为什么不直接用大柴胡呢?因为这个情况津液虚明显,所以用小柴胡加减,小柴胡里有人参炙甘草,更能救津液。
从这里可以看出,《伤寒论》教我们的是治病的原则和方法,灵活应对人体的方法,不可拘泥。方证相对在初级阶段是可以的,想要到更高阶段就要突破这一层。《伤寒论》用药精简,我们前面学过的就已经涵盖大部分主药了。这一条再讲两样常用药:龙骨、牡蛎。
好,接着讲课。现在讲两样很常用的药,龙骨和牡蛎。龙骨是远古动物的化石,取其镇定收摄之性。这个药安神很管用。我现在用得少,没办法,药房哪有真的远古动物的化石,据说都是用猪羊的骨头高压锅焖的。一般我宁可重用些牡蛎,至少牡蛎是真的。牡蛎是就是海中的牡蛎壳,取其燥涩镇敛之性。这两样药经方里同时用的时候很多,用在惊、狂、卧起不安这一类的证。临证上治失眠烦躁多思多虑,效果也很好。两药还可以用于治遗精阳萎,所以有医书说这两样药是补肾的。其实这两样药只是毫无滋养之性的钙化物而已,哪能补什么肾呢?本身补肾这个概念于药物对人体的真实作用就有待商榷。应该说是其镇敛的作用能收精气趋下,精气下自然肾气足。也正是因为这两样药无滋养之性,亦不热不寒,所以寒热虚实皆能用。
同为收敛药,芍药微苦酸寒,性质温和,偏向于敛津液,亦能泻实;五味子温燥而酸收,主要用于咳喘水饮;山萸肉酸温固脱,主要用于元气不固;乌梅则酸而轻升,无温补之性,可用于温病之虚浮,暑月之收敛;龙骨牡蛎煎水接近于无色无味,因其为骨壳之钙化物,秉重镇收涩之性,它们不是靠酸味和黏质来收敛的,所以和前面那些收敛药都不一样。
牡蛎这味药用途很广泛,除敛涩之外,还可用于燥痰湿和化坚结。痰湿和坚结虽然叫法不一样,无非都是瘀滞凝结之物而已。我们之前只知道辛温发散是去瘀滞的,其实收涩之法也可以去瘀滞。好比皮肤上有疮痘积液,未必要破溃才去,人体自己的收敛吸收也能去掉。牡蛎就是用其收涩之性来化痰结瘀滞的;又因其是坚硬的壳类,同气相求原则,更能化坚结。牡蛎在肿瘤、结节、增生类疾病上运用很多,尤其是治身体的上部的效果更好。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