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由来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生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物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以而创用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1根磨削的石革,椐鉴定为针刺的原始工具。《素问·异法方宣论篇》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说明了砭石治病与当时人类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灸的发明,当是人类知道用火以后。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故认识到久熨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的艾灸。《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着蜜切的联系。
针灸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地和,近年来在甘肃,宁夏,河南马迹山、淮阳、禹县,江苏镇江市等地,均发现了夏商时其骨制铜制的医疗针具,反映了早期针灸医学面貌的一个侧面。2017-06-27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2021-10-11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 《山海经》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百科“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2012-02-10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2019-07-18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49: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的由来主要是起源于中国。针灸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将身体当中的血液疏通,同时也可以使经络打通,改善经络不通畅以及血液淤堵的现象,尤其是在平时出现了关节疼痛之后,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改善,对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做针灸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

  •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生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物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以而创用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

  • 在金属针出现以前,针灸是用石或骨做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9根金银针。针灸工具的改进还表现在针型增多和定型上。《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九针”,并对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详细说明。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

  •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

  • 姜太公,一名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不仅是针灸学的先驱之一,还享有“针灸之祖”的美誉。他的针灸学派别被命名为“姜氏针派”,在后世影响深远。姜太公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凭借卓越的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推动了晋国的崛起与繁荣。在医学方面,姜太公创新性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