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穴位都有什么特点啊?

小儿穴位有两个特点:
(1) 有“点”状穴位,如丹田、中脘;有从某一点到另一点的“线”状穴位,如三关、天河水,还有“面”状穴位,如脾经、板门等。
(2) 大多数穴位分布在小儿四肢及头面部,且以两手居多。即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德仁堂中医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学习2017-09-26
其一,穴位形状呈点、线、面状;
其二,穴位大多数分布在人体头面和四肢,特别是双手居多。
其三,穴位散在分布,不像十四经穴那样有经络线相连。2019-06-0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3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儿推拿穴位结合了面、线状的特点,其中脾经穴位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在进行推拿操作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法。若在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即可称为补脾经,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而若拇指伸直,由指端螺纹面向指根方向进行直线推拿,则称为清脾经,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补脾经与清...

  • 小儿推拿的特点在于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这在经穴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穴位的分布不仅限于点状,还涵盖了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以及指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这些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体现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在诊断方面,小儿推拿发展了...

  • 小儿推拿中的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上三分之一处,被誉为“脾胃之门”,是调理脾胃问题的重要穴位。手掌作为全息反应区,板门穴的按摩与人体脏腑息息相关,尤其在治疗积食、吐泻等脾胃失和症状上发挥关键作用。板门穴在《小儿按摩经》和《推拿广意》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作用在于调和脾与胃的气机。脾...

  • 谈价小儿推拿,不可不提五经穴,特别是内科推拿可谓每病必用五经穴。拇指脾,食指肝,中指肝,无名肺,小指肾,此乃共识,无可疑之处。上海海派和湖南刘开运小儿科推拿流派及大部分小儿推拿古籍均“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流派及部分小儿推拿古籍认为“上推为补,下推为泻...

  • 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又称小儿按摩。1、补脾经600次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用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