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君臣佐使是啥意思,以六位地黄丸解释,谢谢

君臣佐使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症的药物。
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
拿六味地黄丸来说,此方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敛汗;山药健脾补虚,涩精固肾,共为臣药;君臣配合,滋补肝肾脾,是为三补;泽泻利湿泄浊,并防止熟地之滋腻;牡丹皮清泻虚热;茯苓健脾渗湿,并助山药以健脾。三药合用,为三泻,均为佐药
2020-10-19
就是以君要为主,陈要为辅佐药和史药都是辅助他们两个的2020-10-1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3:02: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君臣佐使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

  • 中医的“君臣佐使”概念,是中药方剂配伍原则的核心,旨在达到药效最大化与副作用最小化。具体而言:君药:主药,起主导作用,如四逆汤中的附子,为最大量成分,直接针对病症的核心。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为补气之主药。臣药:辅助君药,增强药效或解决君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气虚严重,黄芪为补气主药...

  • 在中医方剂中,药物被分为君、臣、佐、使四类,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君药是方剂中的主导药物,发挥主要治疗作用。例如,在四君子汤中,人参作为君药,主要负责补气、健脾、助阳,以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各种症状。臣药则协助君药发挥作用,增强疗效。在四君子汤中,白术是臣药,虽同样具有健脾作用,但...

  • 3、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4、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内经》说:应臣之为使。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

  • 在中医理论中,“君臣佐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原本描述的是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在政治或社会体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发挥的不同作用。后来,这个概念被引入中药处方中,用来形容不同药物在方剂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药物被分为三类:上药、中药和下药。上药一百...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