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中的气血肉眼可见吗?针灸穴位为什么可以补气养血?

我们都知道,十二经络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从营养全身器官,到保证器官功能活动,都少不了气血的参与。那么,人体中的气血到底是由什么构成呢?
我们目前知道人体内有很多的气,比如呼吸吸入的气体,打嗝、放屁,这些就是身体里的气吗?血难道就是血管里的红色血液吗?
中医学根据气生成原理、分布位置以及作用,将人体内的气分为元气、宗气、卫气和营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要由肾中的先天之气化生而成,同时需要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充实滋养。主要分布于肾中,通过三焦周六全身,遍布五脏六腑、肌肤腠理。主要作用是推动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同时维持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宗气,是后天之气,是有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胸中生成,主要分布于胸中,上走呼吸通道,灌注心脉和通过三焦散布全身。主要功能是主呼吸功能,灌注心脉行气血。
营气和卫气是相对的概念,都源自水谷精气,其中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称为“营气”,水谷精气中活力较强、流动很快地称为卫气;其中,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营气的作用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煦脏腑、肌肉和皮毛,调节腠理开阖,控制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
而血则是由水谷精气和肾精所化生,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器调控下生成、输布全身。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
既然中医学是从功能谈气血,那么,针刺穴位调节气血是如何发生的?小小的针灸针怎么能与气血发生关系?
虽然,我们解剖人体只能看见血,气只能从侧面观察,但是针刺穴位调节气血并不仅仅是利用针具来发生效应的。 针灸效应的发挥得借助合适的针具、得当的手法和穴位的组合,并不是单单某个器具发挥效应。
比如,气血虚弱之人的接受针灸治疗,从针灸器具上来讲可以选用艾灸或者刺激量较轻的针具,如细毫针,在针刺手法上选用补法,穴位组合得选用补气血的穴位,如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之类的穴位,三者一齐考虑,才能发挥补益气血的功效。
2022-07-15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25: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虽然,我们解剖人体只能看见血,气只能从侧面观察,但是针刺穴位调节气血并不仅仅是利用针具来发生效应的。 针灸效应的发挥得借助合适的针具、得当的手法和穴位的组合,并不是单单某个器具发挥效应。比如,气血虚弱之人的接受针灸治疗,从针灸器具上来讲可以选用艾灸或者刺激量较轻的针具,如细毫针,在针...

  • 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它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身体结构,更是一种功能性的表达,可以理解为人体内能量的流动线路。中医通过对经脉的研究来探寻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原因,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2. 经脉系统的构成 中医的经脉系统由多条经脉组成,其中包括经脉与络脉。经脉是主干...

  • 一、穴位和经脉中医讲究奇经八脉和气血运行,血是可见的,气却比较抽象。穴位之说也是由古中医传承而来,但至今为止,关于穴位在科学上是无法解释的。针灸治病中的重点就是上面穴位与气血,用针刺和艾灸等方式都必须刺激到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引导体内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病目的。所以说科学无法对针灸进行...

  • 具体来说,经脉如同河流,穴位则如同河流上的水坝或交汇点。河流负责输送水源,而水坝或交汇点则对水流起到调节、汇聚的作用。当我们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比如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法,就可以影响相应经脉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身体状态、治疗疾病的目的。举个例子,手太阴肺经是人体的一条重要经脉,它起...

  • 经络系统还包括许多特殊的穴位,这些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具有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功能。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医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表现,如疼痛、麻木、肿胀等,来判断疾病的发生部位和性质。同时,中医还利用经络的特点,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等方法来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