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大?分享一剂4味药,祛湿清热,健脾升清,简单好用

总感觉昏昏欲睡?身体沉重?精神不振,胃胀满,嘴里粘腻?四肢沉重,大便稀,一天大便好几次?皮肤起湿疹?腹型肥胖?出现以上问题说明你的体内湿气重了,湿气大还有一个典型的情况,就是舌头也变大了。
湿气是怎么产生的呢?
事实上,湿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产生的湿邪,比如气候潮湿,居住环境潮湿,经常冒雨外出,涉水等,另一种是人体内自己产生的,这种是由于脾运化能力不足了,水湿在体内停聚而导致的。脾为何会运化能力不足呢?其实这与我们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一方面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不爱运动,体内水湿堆积,另一方面是忧思过多,损伤脾胃,脾虚生湿。而现代人生活设施比较完备,工作压力大,所以内湿情况更多见。
内湿怎么预防?当然是规律饮食,减少焦虑。
已经出现了内湿该怎么办呢?今天教大家四味药,祛湿清热,好用不贵。
“寒热易去,而湿难除,湿性粘滞,如油掺面”这是对湿最好概括,所以祛湿不能急,需缓缓图之。
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四妙丸,四种药物组成的药丸,包括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丸者,缓也,缓缓图之。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四妙丸可以祛湿清热。
1、苍术
苍术兴文,味辛,善燥脾湿,对于湿阻中焦,脾胃失运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最为适宜。入脾胃经,更常用于湿热下注导致的湿热痿躄,下部湿浊带下,汗多,湿疹等。
2、黄柏
黄柏性寒,味苦,入大肠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擅长清泻下焦湿热,对于湿热下注出现的妇女黄带,大腿及脚潮湿,大便粘腻不爽,小便黄赤,涩痛,以及湿热下注的脚气,下肢痿软,足膝肿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黄柏还能用于阴虚发热,中医认为,湿热伤阴,可导致阴虚发热,黄柏入肾经,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对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都有很好的作用。
3、薏苡仁
薏苡仁性淡,味甘,入脾胃经,甘补淡渗,对于脾虚湿浊的泄泻,水肿,腹胀,湿困清阳导致的头昏沉倦,精神不振,以及脚气浮肿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薏苡仁还能渗湿,舒筋活络,缓和拘挛,对于风湿痹阻,筋脉拘急,水肿,用薏苡仁来煮粥有很好的效果。
4、牛膝
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对于湿热下注,足膝痿软,大腿潮湿,有很好的的作用,对湿盛导致的头晕,头昏沉,及头痛,眩晕目赤,有很好的的引火下行, 引药下行作用。性善下行,还可利水通淋,祛湿化浊,对于临证,水肿,小便不畅都有很好的作用。
综上,如果头昏沉,湿气重,大腹便便,口中粘腻,四味药组成的四妙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可健脾祛湿,还可清热燥湿,制成丸剂,缓缓图之,祛湿不伤正,标本兼顾。如果你由以上问题,不妨做个参考。
2022-07-29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0:54: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苍术 在古代,苍术一直被视为健脾的良药,此物性温,味辛苦,适合各类人群。《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苍术可以治疗湿气,强胃、强脾,并且可以壮发谷之气。 因此我们也不难推出,对于湿气所致的感冒,或风寒麻痹等不适,苍术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功效。另外,也有人认为, 苍术能够醒脾化湿,而...

  • 那么体内的湿气要怎么祛除呢?这一次,沈医生依旧从古方中给大家寻找答案,有一个祛湿名方,名叫四神汤,是由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这四味药食同源的药材组成。方中山药是用来健脾的,它生长在土里,吸收的是土地的灵气,而土在中医里头代表的是脾胃,所以可以健脾胃,充实脾胃的正气,让脾胃运转起来...

  • 去湿的食物4:丝瓜咸蛋麦片粥 丝瓜咸蛋麦片粥具有 滋阴 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在选择去湿气的食物时,不妨考虑丝瓜咸蛋麦片粥,味道不错,去湿气的效果也不错!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制法:(1)丝瓜洗净...

  • 祛湿排毒中药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祛湿排毒中药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

  • 最后再来看看炒白术和炙甘草。炒白术可以补气健脾祛湿,不仅可增强防已的祛水湿能力,而且还能助黄芪益气固表。炙甘草则可益气健脾,而且还是一味可调和诸药的良药。总之这四药合用,不仅可祛风与除湿健脾并用,而且还能兼顾扶正祛邪,从而让你远离越补越虚。大家学会了吗?如果你有以上情况,那不妨参考一...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