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艾灸哪里?效果怎么样啊?后遗症的话艾灸怎么调理呢?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
中风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艾热迅速传入体内,不待燃至皮肉便扫除,火力壮而短促,灸后不按施灸部位,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起到消散的目的。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中经络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方一:
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解溪;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语言不利者加哑门,廉泉;口眼歪斜者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内庭等穴。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5-7穴,每穴灸20-3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黄豆大,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方二:
取穴: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方三:
取穴:环跳(双穴),阳陵泉(双穴 ),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2020-09-12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10: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风病人也会常遇到风寒感冒,此时可以用艾灸,艾灸大椎穴、风池穴,疏风散寒的穴位,温经散寒。中风病人出现双下肢的水肿,可以在足三里、三阴交、梁丘、血海等穴位进行艾灸,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中风病人身体通常比较虚弱,正气比较差,此时可以百会灸,在百会穴位上进行艾灸。可以用温针灸、温和灸在距...

  • 软瘫期病人采用四肢的阳明经穴位,靠外侧的穴位,通过补阳明治痿证促进症状恢复。吞咽障碍或者言语功能差的病人,可以在廉泉、地仓等穴位进行艾灸,作为配合疗法。病人存在脱肛、胃下垂等,在百会、四神聪采用温针灸或者温和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中风后遗症可以艾灸,艾灸的整个流程比较简单,也是简...

  • 中风后遗症不能完全通过艾灸治好,但艾灸对某些症状具有改善作用。1. 艾灸的作用: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中风后遗症中的某些症状,如口眼歪斜、半身的麻木和无力、肢体怕冷等,艾灸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2. 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艾灸通常需要配合针刺或其他锻炼康复方法一起使用,这...

  •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中风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

  • 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血压高的病人选择太冲穴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患者还可以结合特色的推拿手法,松动粘连的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也可以辨证选用中药,根据症状,以及舌脉辨证选方。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寻求康复治疗,尤其是中医方面的康复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非常有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