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常选用哪些穴位?

(1)针刺选穴
①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②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
上消: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中消:内庭、三阴交、脾俞、胰俞、胃俞;下消: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阳经选穴:膈俞、脾俞、足三里。阴经选穴:尺泽、地机、三阴交、中脘、气海。针刺方法,两经穴位配合使用,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灸法选穴
承浆、意舍、关冲、然谷(《普济方》);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神应经》);承浆、太溪、支正、阳池、照海、肾俞、小肠俞、手足小指尖(《神灸经纶》)。
(3)耳针选穴
①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针法为轻刺激。
每次取3~5穴,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②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5~6个。针法:
捻转法运针1分钟,留针1~2小时,留针期间每30分钟行针1次。
隔日一次,两耳交替,10次为一个疗程。疗效:治疗25例,疗后三多症状减轻,血糖、尿糖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2019-07-04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49: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通过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包括膈俞、胃脘下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和三阴交。这些穴位具有调和气血、调理脾胃、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血糖水平的作用。在耳穴疗法中,选择胰胆、缘中、内分泌和三焦等穴位,这些耳穴能够帮助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改善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

  • 针对不同的糖尿病类型,针灸疗法有不同的取穴与方法。对于阴虚热盛型,选择阳经穴如膈俞、脾俞、足三里,采用泻法以清热;气阴两虚型则取阴经穴如尺泽、地机、三阴交等,针刺时施以平补平泻法;阴阳两虚型则需取阴经穴以补阴育阳,采用补法,并结合中脘、气海穴的隔姜灸。除了针灸疗法,艾灸、耳针...

  • 糖尿病的有效穴位包括补肾益精的肾俞穴,泻热利湿的意舍穴,以及补肾气的气海穴。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通过按、摩、擦、推等手法可以疏经益气、补肾益精。意舍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按摩此穴可以疏经健脾、泻热利湿。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肚脐直...

  • (1)针刺选穴 ①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②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

  • 耳针疗法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主要取穴包括内分泌、胰、肾、三焦、神门、心、肝。每次选取3到4个穴位,采用毫针法或压丸法,毫针法隔日1次,压丸法7天1次。推拿疗法则主要集中在推拿脊柱两侧夹脊及膀胱经穴位和四肢诸阴经循行部位,每天或隔天进行一次治疗。以上方法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