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蕲春,李时珍国际中药港的建设,被摆在全县各项经济工作之首,天天在县电台、电视台报道进度情况,月月发《政务督查通报》。副县长王剑和县药监局局长王善雄介绍,中药港开工建设后,找他们的药商和电话不断,目的都是一个:给他们一席之地在中药港开店设铺!“可以说,现在,蕲春人人都涉药、谈药;走到哪都可闻到沁人心脾的药香!”一药香首先来自满山遍野的药材。经过10多年探索,蕲春总结出高山银杏杜仲、坡岗栀子菊花、大田丹参白术、水面芡实湘莲、庭院茯苓天麻的总体种植模式,草木(本)结合,长短结合,药粮套种,药果间作等配套模式也产生了明显效应。蕲春先后在29个贫困村建起大面积GAP药材种植基地及种苗繁育基地,并探索了“公司+基地+农户+政府”的产供收一条龙模式。县科协主席、原县药工办主任张军介绍,用“GAP”生产的中药材,具有大小一样、色泽光鲜、低毒无毒、药物有效成分一致等优点。用这种中药材生产的中成药方可突破壁垒,进军国际市场。为鼓励农民种药,县里决定种植中药材每亩补贴50元。当年,共有334户农户享受专项补贴22.8万元。外地药商也纷纷来蕲春投资种药。上海太宇菌类药材开发公司在张榜镇兴建茯苓、天麻基地1000亩,浙江福森苗木公司在向桥、横车等地兴建厚朴、杜仲、栝楼等基地2200亩。目前,全县较具规模的药材基地有25个,面积10万多亩。医药工业随之而兴。目前,全县有医药工业企业3家。规模最大的中国李时珍医药集团拥有8家子公司及14家营销公司,现行生产的15个剂型、209个品种全部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这在制药企业中绝无仅有。与台商合作的李时珍中药饮片厂年设计生产能力600吨。李时珍保健油公司成功完成国家“八五”星火计划项目紫苏油系列产品开发,产品分获省和国家多项大奖,销售走俏。油公司成功完成国家“八五”星火计划项目紫苏油系列产品开发,产品分获省和国家多项大奖,销售走俏。2005年,全县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8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形成了片剂、丸剂、冲剂、胶囊剂、酒剂等10多个剂型系列产品。二县委书记李儒志说,“医圣”李时珍故乡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是激活县域经济的最佳选择。从1991年起,他们举办了5届李时珍医药节、15届李时珍药材交易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还在蕲春举行了7次李时珍国际医药研讨活动,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医药专家参加了研讨,出版医药新著30多部。蕲州药市,是经国家三局一部批准的全国 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目前,这里上市的中药材达1100多个品种,并加入全国中药材信息港,实现网上交易。该药市每日中药材吞吐量60多吨,交易额60多万元,成为长江中下游中药材集散地。蕲春中药材公司、县医药公司、县千年健药品零售连锁公司和120家药品零售药店已形成网络,年批零总额近8000万元。三蕲春的优势在药,出路在药。为此,县里鲜明地提出,将蕲春打造成为全国医药名县。为此,该县《中药材产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划,一是狠抓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的突破,突出抓好主导品牌的种植,为医药加工业提供更好的原材料;二是狠抓医药工业项目和工业数量的突破,形成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的医药工业集群;三是狠抓健康新产品和健康产业的突破,使健康产业成为蕲春的特色优势产业。李儒志说:“我们的目的是集百草,让这全世界都香,吸引国内外的医药商家把目光投向蕲春,把资本汇聚蕲春,把企业建在蕲春,牵引蕲春的医药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016-06-02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