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常用的4个中成药,脾胃一好,很多疾病都消失了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脾胃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脾胃最容易得的那些病。

1、脾胃虚弱

在中医五行中,脾胃属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农田,农田里面种的是庄稼,庄稼要长得好,土壤就得有肥力,假如土壤贫瘠,那农作物就长不好。

在人体而言,就是脾胃虚弱,没有能力把气血化生出来。

中医有句话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就是说人的气血盛衰都会表现在脸上。脾胃虚弱的人,气色往往不是很好,面色会比较粗糙,暗淡,嘴唇发白,不红润。

平时老容易胃痛,这种痛是隐隐作痛,用手揉一揉会舒服一点,用热水敷一敷也能舒服一点。
吃东西比较少,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从早到晚都不会感觉到饿。也有的人食欲还可以,但就是不长肉,因为他的脾胃运化吸收的不是很好,吃下肚的东西“穿肠而过”,该吸收的没吸收,该利用的也没利用起来,所以长不胖。

土壤贫瘠怎么办?当然是要给它施肥,但是肥力又不能太大,否则那农作物就要烂根,换句话说,要补,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地去补,小建中颗粒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建中颗粒: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小建中颗粒专门负责给脾胃施肥,它里面一共有五种药材,一半儿都是药食同源之物,比如生姜;比如甘草;大枣那就更不用说了,它们是直接奔着脾胃去的。

桂枝强心阳,心脏强大了,就能分一部分力量给脾胃,等于是在施肥之前,先用锄头给它松松土,先松土,再施肥,这是有经验的庄稼人都懂的农耕之理。不过,桂枝药性偏散,配上白芍,给它稍微往回收一收。

因为它加了蔗糖,味道甜甜的,甘甜入脾,当你觉得脾胃虚弱的时候,适当地吃一些甘甜的东西,能让脾胃变得欢喜起来,干起活儿来就很卖力,气血就会造很快。喝上一段时间,能让面色苍白的人变得红润有光泽,也能让干枯瘦瘪的人一天天圆润起来。

2、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一个是运化气血,一个是运化水湿。

所以脾土虚弱以后,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什么呢?水湿泛滥。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脾虚湿盛”。

体内有湿气的人,早上起床后,头昏头重,像裹了块湿毛巾,整个人也跟着昏沉、困倦、没精神,大便不成形,容易黏马桶,很难冲下去,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说到健脾祛湿,中医的确有很多不错的方子,如果要用中成药,推荐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再加上山药和莲子,六种药材联手把脾胃培补起来,等于从根上切断水湿的来源。那已经生成的水湿怎么办?白扁豆、薏苡仁信手拈来。再配上行气的砂仁和桔梗,使气行则湿化。

参苓白术散药性偏温,适合寒湿之人,就是体内既有湿又有寒,舌头一伸出来,舌苔白腻的那一部分人。

3、脾胃虚寒

脾胃怕湿,也怕寒。有一个词叫天寒地冻,外界气温一下降,土地就被冻的硬邦邦的,不管你种什么,都是瞎折腾。

脾胃虚寒的人容易口干,口虽然干但不想喝水,尤其是凉水,稍微喝多一点就汪在胃里,动一下,咕噜咕噜直响。或者即便喝了也不解渴,因为寒气太重,喝进去的水被“冻”住了,流通不了。

脾胃虚寒的人吃点生的、冷的,肚子里边就发凉,像塞了块冰疙瘩一样,再严重一点就要腹痛腹泻,大便里夹杂着不消化的食物,也有的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厕所,中医叫五更泻。

脾胃虚寒的人手脚也凉,因为脾主四肢,脾胃虚寒一片,那手脚能温得起来吗?

用哪个成药?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附子和干姜暖脾胃,把脾胃中的寒气驱赶出去。党参和白术为脾胃提供营养支持,恢复一下脾主运化的功能。甘草性子和缓,不急不躁,就是让大家慢慢干活,持续火的温度。

4、还有一种常见的脾胃问题,脾气虚

脾气虚的人,就像皮球没气了以后,它就瘪了,当然不是说你真的瘪下去了,而是指的一种状态。

比方说,从前这个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现在呢走起路来含胸驼背,拖泥带水,站或坐的时候老想找个东西靠着。

再比如,从前这个人讲话高亢有力,现在呢低声细语,有一种气短,气不够的感觉。又或者从前这个人精神矍铄,一口气爬五层楼都不觉得累,现在呢动不动就乏力,嗜睡。

脾气虚的严重了会导致气陷,也叫中气下陷,最常见的就是脏腑下垂,包括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等。

还是这只皮球,皮球之所以圆润饱满,全靠气在撑着,假如气变少了,你用手指头一戳,它就凹下去一大块。五脏六腑也是靠一股气来托着的,现在气虚了,气不够了,脏腑就要往下垂。

这时候,补中益气丸是最佳选择。
补中益气丸:黄芪、甘草、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黄芪、甘草、党参、白术、生姜、大枣补气健脾,当归补血,气血不分家,陈皮行气,防止补进去的气像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升麻、柴胡药性是往上走的,负责把气提起来,解决的是气陷的问题。

有两种情况要考虑补中益气丸:一种是气虚;一种是气陷,就是有各种下垂、下脱之证,补中益气丸药到病除。

2022-07-3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13: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脾胃虚弱:表现是面色萎黄或苍白、气短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容易疲劳、舌淡苔白脉弱,可以使用健脾益气的药,比如四君子丸,如果痰湿重,可以用陈夏六君子丸,如果脾虚,同时又有气滞、痰湿,就用香砂六君子丸加减治疗;2、湿热中阻:表现为口黏、胸脘痞闷、脘腹胀满、灼热疼痛、小便黄赤、...

  • 1、参苓白术丸 脾虚湿气重可以吃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为利脾胃、去湿气的传统中成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等症状的治疗。参苓白术丸中含有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等成分,对脾虚湿重的人群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平胃丸 脾虚湿气重可以吃平胃丸。平胃丸具有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等功效,常...

  • 常见的中成药中,用来补脾虚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六君子丸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物,它能够帮助改善因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另外,参苓白术散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够补气健脾,同时还能化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的患者。还有一种叫做归脾丸的药物,它主要由黄芪、当归等药材组成,具有很好的补...

  • 针对脾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健脾功能的中成药。常用的药物有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药物详解:1. 健脾丸:成分:健脾丸主要由白术、茯苓等药材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应症:适用于脾虚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注意事项:...

  • 补脾胃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参苓白术颗粒:功效以健脾益气为主,主要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2、香砂六君子丸:功效以益气健脾和胃为主,主要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以及大便溏泻;3、人参健脾丸:功效为补气健脾、开胃消食,主要适用于脾虚湿盛导致食少便溏、吐、泻、脘腹...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