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的气血流注时间?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2008-01-0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55: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吸收。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营养吸收和生血。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促进血液循环,心火助胃土,促进消化。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6. 申时(15点至...

  • 十二经络的流注时间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养护重点:1. 子时(23点-1点)胆经旺,此时应入睡以养护胆汁,确保清晨头脑清醒。2. 丑时(1点-3点)肝经旺,肝藏血,此时应休息,促进血液的代谢和肝功能。3. 寅时(3点-5点)肺经旺,新鲜血液由肝输送到肺,供给全身。4. 卯时(5点...

  • 经络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描述了十二经络与特定时辰的关联。具体来说,寅时,即凌晨1点到3点,气血开始注入肺部;卯时,即3点到5点,大肠成为气血流注的目标;辰时,即5点到7点,胃开始接收气血。巳时,即7点到9点,脾开始工作;午时,即9点到11点,心脏接收气血;未时...

  • 十二经络对应的十二时辰是:1、子时(23点-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2、丑时(1点-3点)...

  • 午时(11:00-13:00)气血流注于心经,是心脏运行时间,此时应适度休息,不宜剧烈运动。未时(13:00-15:00)气血流注于小肠,是小肠运作的时间,午餐最好在下午13点吃。申时(15:00-17:00)气血流注于膀胱,是膀胱运作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这是一天里喝水的第二个黄金时间。酉时(17:00-19:...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