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肩颈头部

三焦经肩颈头10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4、肩髎穴

位置: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15、天髎穴

位置: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

16、天牖穴

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主治:头痛,项强,目痛,耳聋,瘰疬,面肿。

17、翳风穴

位置: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㖞,牙关紧闭,齿痛,呃逆,瘰疬,颊肿。

18、瘈脉Chì mài穴

位置: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主治:耳鸣,耳聋,小儿惊风,头痛。

19、颅息穴

位置: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主治:小儿惊风,头痛,耳鸣,耳聋。

20、角孙穴

位置: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目翳,齿痛,痄腮,偏头痛,项强。

21、耳门穴

位置: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22、耳和髎穴

位置: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㖞。

23、丝竹空穴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目眩,头痛,癫狂痫2022-07-01
mcxzy 阅读 47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5: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位置: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主治:耳鸣,耳聋,小儿惊风,头痛。19、颅息穴 位置: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主治:小儿惊风,头痛,耳鸣,耳聋。20、角孙穴 位置: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 手少阳三焦经,又称SJ,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主要负责上肢背面正中线和颈、侧头部的穴位分布。起始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延伸至手腕、肘部,沿臂后侧直至肩部,与督脉相会于大椎穴。此外,它还连接三焦、心包、耳、眼、肺和膈等脏腑,影响广泛。本经脉主要治疗头、目、耳、颊、咽喉、胸胁和热病,以及经...

  • 人体的经脉系统中,有一条重要的经络被称为手少阳三焦经。它由二十三个穴位组成,起点是手部的关冲穴,经过液门、中渚,然后旁通阳池,接着是外关和支沟,这些穴位排列有序,如同一条脉络贯穿手臂。会宗、三阳四渎等穴位在其上分布,如同河流般流淌。从天井穴开始,经清冷渊、消泺,直达臑会肩髎和天髎...

  • 手少阳三焦经是调和脏腑的经脉,平时可以顺着经脉的走向拍打,以强化三焦经,同时还有理气、和胃、散寒的功效。还可以用按摩、拔罐、刮痧、艾灸的方法打通经络,能治疗偏头痛、手臂痛。练习瑜伽中的拜月式和八段锦可以锻炼手少阳三焦经,预防肩颈僵硬、胸闷。

  • 三焦经是人体经脉的名称,又名手少阳三焦。三焦经是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下接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眦。三焦经的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