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什么?

《黄帝内经》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是:春夏养阳。《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
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名称由来: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被收录于“医经”中。
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
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
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
2022-01-24
《黄帝内经》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是:春夏养阳。《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2022-01-2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41: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

  •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关于四时养生的正确论述是春夏养阳,以及在春夏季应采取的正确养生行为。

  •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春夏养阳。春夏养阳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作品内容:《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

  • 春夏养阳,秋冬属阴是《黄帝内经》中四时养生的核心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春夏季节应当培养和保养人体阳气,而秋冬季节则应当注意养护阴气。这一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顺应四季变化来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1. 春夏养阳: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旺盛,此时人们应该增加户外活动,早起晚睡,以...

  • 冬季寒冷,早睡晚起,保持内心宁静,保暖防寒。不耗损阳气,以养闭藏之气,否则肾气受损,春日可能生痿厥病。遵循天道,阴阳调和,是养生关键。天气清明,万物生长,反之则病灾丛生。顺应四时变化,遵循生长收藏,是养生的根本之道。违逆四季之序,会致病损身。如不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本元受损。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