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中有很多常见的脉象,你知道这些脉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知识。欢迎阅读。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
  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
  6、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7、微脉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
  临床意义:主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
  8、散脉
  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
  9、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
  临床意义:主虚证。
  10、实脉
  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
  临床意义:主实证。
  11、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
  12、涩脉
  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
  13、长脉
  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
  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14、短脉
  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短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
  15、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
  16、芤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
  临床意义:失血 。
  17、紧脉
  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
  18、缓脉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
  临床意义:主脾虚或湿邪困阻。
  19、革脉
  脉象特征: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
  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
  20、牢脉
  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 。
  21、弱脉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
  临床意义:主阳气虚衰或气血俱虚。
  22、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如絮浮水。
  临床意义:主诸虚,又主湿 。
  23、伏脉
  脉象特征:比沉脉更深,需重按着骨始可得,甚至伏而不现 。
  临床意义:邪闭、厥病、痛极(伏而有力) 。
  24、动脉
  脉象特征:脉动如豆,见于关部 。
  临床意义:多见于惊恐、疼痛之症 。
  25、促脉
  脉象特征:数而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
  26、结脉
  脉象特征:缓而一止,止无定数 。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 。
  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
  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 。
  28、疾脉
  脉象特征:一息七至以上。
  临床意义: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
;2022-05-2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48: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16、芤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 。17、紧脉 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18、缓脉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临床意义:主脾虚或湿邪困阻。...

  • 每一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如平脉为正常脉象,虚脉表示气血不足,实脉表示气血盛满等。掌握这些脉象的特征与意义,对于中医医生在临床诊断中准确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应用上,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可以了解其病情的性质、程度,进而判断病机,指导治疗。例如,对于出现虚脉的...

  • 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等多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诊断意义,比如浮脉表现为轻触即感,多主表证;沉脉则需重按始得,多主里证。这些脉象的描述不仅能够帮助医者准确判断病情,还展示了中医诊断的细致入微。

  • 脉象特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至筋骨反而稍减。清代黄蕴兮《脉确·浮》云:“浮脉轻手得,如木水中浮。”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机制分析: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如《...

  • 在《濒湖脉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24种脉象,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临床意义,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通过这些脉象特征,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脉诊不仅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