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一般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等。

方法/步骤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

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

注意事项2022-12-26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0:00: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证型及对应的治疗方法:1. 阴虚热盛证- 表现: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 选用药物: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2. 气阴两虚证- 表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

  • 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医家意见不一。早期多以上、中、下三消分治,后来分型增多,有以肺、胃、肾分治,有以气、血、津液辨证,也有以瘀血、肝气来辨治。依据古今多数医家的经验,归纳为六型:燥热炽盛型多见于疾病初起,来势较急。症状包括多食,消谷善饥,胃脘嘈杂,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形体消瘦,...

  • 糖尿病在中医的辨证方面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是指肺热津伤,临床表现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为主,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多选用消渴方加味;中消是指胃热炽盛,临床表现以多食易饥,形体消瘦为主,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多选用玉女煎加黄连、栀子;下消是指肾阴亏虚,临床表现以尿频量多为...

  • 若肺阴虚,则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胃火旺,则多食易饥;肾阴亏,则尿频量多、尿如膏脂。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常因气阴两虚而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痨、眼疾、听力下降、疮疖等。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可划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对于肺热津伤...

  • 针对脾胃问题引发的中消,中医推荐使用七味白术散,此方以健脾益胃为主,旨在调整患者饮食消化,减轻症状。而对于肾阴虚引发的腹泻,六味地黄汤则是治疗的良方,它能够滋养肾阴,稳定尿液排泄。总的来说,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调养,通过辨证施治,旨在帮助患者找到症结,改善生活质量。希望...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