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湿阻证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此病每发于夏季梅雨季节,以江南、沿海及其他气候潮湿之地较为多见,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此类患者实验室理化检查多无异常改变,现代医学将其归纳在胃肠功能紊乱的范畴。中医认为湿阻乃湿邪为患,病位于脾胃,以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为主要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和发病机制的不同,中医一般将湿阻分为以下几型进行辨证治疗。

  湿困脾胃型:证见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大便溏,或有形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治宜芳香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紫苏、陈皮、白芷、厚朴、半夏、白术、大腹皮、茯苓、建曲、甘草等。

  湿热中阻型:证见四肢困重,脘痞闷似痛,口中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小便黄少,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王氏连朴饮加减。药用黄连、栀子、半夏、厚朴、石菖蒲、芦根、滑石、鲜荷叶、薏苡仁、陈皮、建曲、甘草等。

  脾虚湿滞型:证见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质淡,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治宜健脾化湿,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葛根、藿香、薏苡仁、扁豆、建曲、甘草。2023-01-2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5 20:04: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辨病的同时进行辨证,可按疾病的发展进程分早、中、晚期,以中医的辨证角度可分为以下几型:风寒湿阻型、痰瘀互结型、风湿热郁型、肝肾阴虚型。二、护理方法1风寒湿阻型临床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可见四肢关节肿胀疼痛,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皮肤不红,触之不热,此型病人多见舌淡红,...

  • 湿邪从热化时,则会出现胸闷腹胀,口粘苔腻,口渴但不欲饮,尿色偏红或有低热,舌苔黄腻,脉濡数等表现。由于湿阻证的症状与心、胃等脏器疾病相似,很多患者在西医心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时,进行了大量检查,但未能发现任何异常。因此,对于湿阻证的治疗,中医认为应以中药调理为主,无需花费太多费用。

  • 中医治疗的大原则是辨证施治。胰腺炎分型复杂,根据分型去辨证施治。治疗原则大体分几类,湿热内阻的清利湿热;要是瘀血内阻的就活血化瘀;肝郁气滞的就疏肝解郁;饮食积滞的就消导;要是腑气不通的就通腑通便;要是寒热错杂的就平衡阴阳,调理阴阳,调理寒热;气滞血瘀的就活血化瘀。总之是辨证施治...

  • 1. 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表现包括肥胖、困重感、倦怠、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缓或濡细。2. 保健原则是健脾化湿,适宜食物有扁豆、蚕豆、豌豆、赤小豆、绿豆、黄豆芽等。推荐食品如杂豆粥、冰拌三皮、赤小豆鲤鱼汤等。3. 脾肾两虚型肥胖症表现为肥胖、浮肿、无力、少气、呼...

  • 体内湿热即湿热体质湿热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湿热病以夏秋之交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损,湿浊内停,则易感受邪气而致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