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的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是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国家统编教材的配套参考书。《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在编写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对本学科的教师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2016-06-0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0:55: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图解》在编写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对本学科的教师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 (1)说明机体的防御功能: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外卫机能。 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说明脏腑的功能活动...

  • 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人体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 肾精还具...

  • 绪论一、医学概述(一)医学定义(二)医学的学科性质二、中医学的含义与特点(一)地域特点(二)时代特点(三)方法特点(四)对象特点三、中医基础理论的含义与构成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秦汉时期-孕育、奠基阶段(二)晋、隋、唐时期——继承、提高阶段(三)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

  •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包括古代解剖学的认识、生活实践的观察、哲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藏象学说的特点是整体观,着重于五脏的自身整体性与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脏生理以化生和贮藏精气为特点,六腑则以受盛和传化水谷为主。奇恒之腑在形态和功能上与六腑相似,但与五脏有明显区别,故称之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