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阿杰营养师整理作品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52: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笔记阿杰营养师整理作品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

  • 一、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1.正气 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精、气、血、津液(或称气血阴阳),人体各组织器官则是这些重要物质存在的结构基础。正气的作用:一是抵御外邪的入侵;二是祛邪外出;三是修复调节能力;四是维持脏腑经络的机能活动。2.邪...

  • (1)说明机体的防御功能: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外卫机能。 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说明脏腑的功能活动...

  • 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人体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 肾精还具...

  • 象是藏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分为内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和与五脏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类比所获得的比象。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包括古代解剖学的认识、生活实践的观察、哲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藏象学说的特点是整体观,着重于五脏的自身整体性与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脏生理以化生和贮藏精气为特点,六腑...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