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中医怎么调理?

出虚汗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那么出虚汗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调理出虚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出虚汗的调理方法。 出虚汗是怎么回事?人们会在紧张或是睡觉的时候容易出虚汗,而每当出虚汗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疲惫。
出虚汗怎么办?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人出汗是非常自然的一种现象,但是有些朋友,特别是男性朋友,即便是在冬天的时候,依然会有出汗的习惯,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出汗,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虚汗,是因为气血不足或者是肾气不足所导致的一种现象,那么,出虚汗怎么办?
出虚汗的调理方法: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
1、补气药膳:党参乌鸡汤
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大枣2枚,生姜少许。
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
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
2、推荐运动:散步、踮脚
早晚时间,饭后尽量多散步,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各项机能恢复正常,减少出虚汗的情况。
另外每天早午晚各踮脚30下能有效治疗出虚汗。
3、推荐中药方剂一:玉屏风散
药材:黄芪2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5克。
做法:熬水内服,每天1副,连续7-10副可以痊愈。或者打成散剂(药店里加工),服用时开水冲服,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每次3克。
推荐中药方剂二:民间止汗方
做法:用太子参8-10克,红枣6颗,加一大碗水煮开后小火煎10分钟,饮用,每天一次。2018-11-27
治疗这方面的病症,多数医生会选择桂枝汤,玉屏风散等方药治疗,金匮要略有个方子叫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也比较有效。
桂枝加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一味药。
桂枝汤本来起调和营卫,调理肌肤开泄的作用,汗少可使之发汗,汗多者可使之收敛,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而加入黄芪一味药,加强了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在临床使用上,桂枝加黄芪汤也可适当加减,比如阳气明显不足的,可以加入附子,加强了温阳固表的功效;舌苔白腻,脾胃功能差的可以加入白术一位,加强健脾助运,补气化湿的功效;畏风寒明显,经常感冒,可以加入防风一味,加强祛风寒驱邪的作用。
出虚汗自汗,发病的机理不难理解,但是临床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症状,要灵活加减,才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2018-11-27
mcxzy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1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晚上睡觉时出现虚汗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缓解。首先,可以考虑使用虚汗停或玉屏风散来固表、扶正、止汗。这两种药物适合男女老少,各大药店均有销售。其次,可自行购买黄芪,也称为北芪,煲猪骨饮用。每次使用30至50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四到五次,通常会见到明显改善。虚汗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与体虚有...

  • 针对夏季出虚汗,有一个经典的药方——甘麦大枣汤,该方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中,浮小麦味甘性凉,可入心经,具有除虚热、止汗的功效;甘草则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大枣可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冰糖则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将这些药材合用,能有效补虚益气、除热止汗、安心凝神,非常适合伴有...

  • 一、西医方面:1、更年期:此时可能出现烘热多汗的情况,主要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适量雌激素以达到治疗效果;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也容易出现多汗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以较好的缓解症状。二、中医方面:1、自汗:即白天汗出,活动尤甚,此时可适当服...

  • 中药治疗方面,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于调理阴虚的药物。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六味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缓解夜间出虚汗的症状。此外,饮食调理也是改善夜间出虚汗的有效方法。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

  • 对于肾阴虚导致的虚汗,中医推荐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这些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肾阴虚的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服用任何药物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用药安全和个人适用性。除了药物调理...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