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位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1、位置:合谷穴位于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法: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简易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深度:直刺法:垂直进针,深0.5~l寸。 斜刺法:与皮肤呈20度夹角,向腕掌关节方向斜刺1-1.5寸。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的穴位。取穴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度:内关穴针法:直刺0.5~1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法: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的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深度:直刺1-2寸。
2、作用: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能够治疗手阳明大肠经所循行部位的疾病,和头面五官的疾病,并能调理大肠和肺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像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穴位针灸、按压治疗急性腰疼有效。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常用于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等治疗。2014-03-27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30: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内关穴位于手腕处,找到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下方,手臂两筋之间按压的位置。足三里穴则位于膝盖下方,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下,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与小指交接处。每天早晚各按摩5分钟,每次两秒一次,适合在公交或排队等待时进行。腹式呼吸是312经络锻炼法的重要部分,它通过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改善...

  • 1、位置:合谷穴位于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法: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简易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

  • 足三里 “里”指居即集会,通达的意思;“三”指犊鼻穴下三寸,故名足三里。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约1横指处。主治:哮喘、胃肠炎、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便秘、痢疾、胃下垂、高血压、失眠、头晕、下肢瘫痪。合谷 “合”聚也,“谷”肉之大会为谷,故名合谷。位置:手虎口第...

  • 常用的通便穴位有支沟穴、内关穴、合谷穴等,有些脾虚的病人可以选用足三里穴,具体通便穴位的分析如下:1、足三里穴:是比较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对于脾虚,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脾虚,脾胃运化差、大肠传化无力,可以长按足三里穴;2、支沟穴:支沟穴在背腕横纹上3寸,手腕立起可见横纹,横纹向上3寸,即4个...

  • 1.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方大约两寸的位置,介于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位于膝盖骨下端向下三寸处,大约在小腿骨前缘外侧一横指的位置。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