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穴位(acupressure points)究竟是什么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中医讲究的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在胚胎发育时期,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但是相反意见认为,非穴位区域下也都有神经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没有差别。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 许多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在尸体上进行的测量也获得同样的结果。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关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然而,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万分之四,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况且,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难怪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感叹: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经穴颇有困难。法国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时间,应用此法测定穴位,所得结果却与中国穴位大相径庭,不得不揪然中止这项研究。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譬如,电流刺激肌肤,被刺激的肌肉会产生收缩。用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体表部位叫运动点。美国学者金林对照运动点位置与传统穴位位置后提出,两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头正义与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则把穴位同触发点进行比较。触发点被认为是机体肌肉组织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及伴有放射痛的特点。虽然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痉挛,内分泌失调或肌紧张造成的。针刺穴位时,由于组织间相互磨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之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局部组织中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损伤。此外,两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性与触发点极为相似。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同物异名罢了。还有研究报道,穴位和差电点、皮肤活动点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多途径的研究,从侧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对于探明穴位的奥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4-05-01
人体穴位的作用是什么 ?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拥有众多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对于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百汇、足三里、涌泉、膻中和丹田是被广泛应用和熟知的五大穴位。百汇穴位于头顶正中心,是百脉汇聚之处,对于调节人体气血、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显著效果。通过按摩或针灸此穴,可以促进头部气血流通,缓解脑部不适...
2. 穴位的功能:穴位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也具有预防和保健的作用。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方式作用于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疼痛、调节机体功能的效果。3. 穴位的发现与应用:穴位的发现基于古代医家对人体经络系统的长期观察和实践。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以影响相应脏腑的...
1. 气海穴:位于腹部,具有强壮作用,能促进消化、益气通阳。按摩此穴有助于解决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等症状。取穴时,采用仰卧姿势,位于肚脐下3/10的位置。每天按压1次,每次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2. 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按摩关元...
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此外,穴位刺激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尽管穴位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通过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穴位在调节人体功能、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将有望进一步揭示穴位的奥秘,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人体的重要穴位 一、足三里穴 部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处。功效:足三里穴是全身重要的强壮穴位,具有调节机体抵抗力、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二、关元穴 部位: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处。功效:关元穴具有补肾固脱、温补下焦的功效,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生物酶穴位植入法与穴位埋线法有什么区别 16次阅读
- 什么是穴位埋植术?有没有人知道 16次阅读
- 穴位埋线和穴位封闭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做 17次阅读
- 中医中的穴位是什么? 19次阅读
- 穴位究竟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13次阅读
- 针灸减肥腹部八针法 4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