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穴位是什么?

  按中医的说法,楼上两位已经解释的很好了。
  按西医的说法,那是没法解释,因为没有相应的对照实物。小佬不才,试着用非中医的概念解释一下: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结点。经络是较血管和神经而言更高的能量输送通道,穴位是经络中高频能量聚集的区域。无论是人类肉眼还是当今的电子显微镜都无法看到相应的实物。但却被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界用测量电阻大小的方式发现,在中国医学文献中描述的经络上,电阻率远小于其它(包括血管、骨骼、神经、肌肉、筋膜等等)组织。从而从侧面证实确实有经络这种“现象”存在。在中国先民(早于黄帝的那拨人)是以“额头正中第三只眼”来“看”到的这种高等能量通道,这种通道是输送脏腑“元”气的,比之血管输送氧气和各种微量元素,和神经传导脉冲电波的能量,是高得多的。
  因为在第三眼(在宗教界又称之为“天眼”,也既《西游记》中二郎神额头的那只眼)看来,人体全身只有经络和穴位,是全身最亮(能量最高)的。按其对应的脏腑呈现出红绿黄白黑(依次对应于心肝脾肺肾)。如果哪个脏腑弱了,相应的经络和穴位的颜色也就跟着暗淡了。所以中医说的望诊,实际就是指的“用第三眼来看”经络和穴位的亮度和脏腑的气色。
  一般来说,当脏腑有病变后,相应经络输送能量的能力下降,许多能量会聚集在穴位这种结点上,呈现出“不通”则痛的症状。
  于是,中医就会采取在不通的地方(穴位)上扎针、按摩、艾炙、拔罐等方法刺激它,强行打开通道,使全身能量得以正常循环,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可以把穴位理解为:在输送高等能量(元气)的渠道(经络)中的阀门。呵呵,这是有可能的哦,在大武术家手里的点穴功夫,就是依靠这个原理,把人“定”住的哦。这种点穴功夫,可是真正存在的哦。
  啊呀,解释的俺连白毛汗都滴下了两桶。这样说可以理解吗?2012-07-06
心包经的主要作用就是“代心受过”。因此如果能将心包经上的“邪”袪除,那么,作为君主的心脏,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它是通往心脏的重要穴位,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

2021-01-13
先记经络,由经络再记穴位,这样快,还有就是先记常用的,好记得,比如:足三里,涌泉,外关,内关,委中,合谷,再记难记的,记时要配合着各穴位的功效,拿本小本的穴位速记图,没事就看。2019-09-21
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2012-07-06
穴位就像经络的开关,每个穴位都有他的功能。2012-07-06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2:27: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位是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古代称为穴或穴道。早在公元前五至一世纪,我国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

  • 穴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在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中已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

  • 1. 穴位的定义: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体表特定部位的点,这些点代表着人体内部脏腑、经络的特定位置。它们是气血流动的通道上的交汇点,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有密切联系。2. 穴位的功能:穴位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也具有预防和保健的作用。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方式作用于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

  • 穴位是指人体经络上特定的点。穴位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穴位的详细解释:1. 穴位定义:穴位,也被称为“经络穴位”或“经穴”,是存在于人体体表的一种特定部位。这些部位通常是气血聚集和流动的关键点,也是连接人体内部脏腑与经络系统的桥梁。2. 穴位与经络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

  •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分,具体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所以针灸、按摩穴位,通过调理人体的气机,起到治疗作用。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