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督脉的循行路线是什么?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 ,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任脉中医功用: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扩展资料:

督脉循行路线: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分支:
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任脉循行路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督脉循行路线
2021-03-15
mcxzy 阅读 69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0:01: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看,“通任督”是指打通尾闾、夹脊、玉枕三个关窍,使气行周天,这与医家所述的经脉循行途径相反。道家认为,通过导引内丹的训练,可以逆向夺天地造化,凝练精、气、神,从而挑战生命的极限。周天运行以任督两脉为主,后升前降,称为升阳火而降阴符,即打通任督二脉。修练过程...

  • 任督二脉的走向和概念如下: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任脉主血,对人体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曲骨穴,向下过会...

  • 任脉则从中元气的阴成分下行,经过会阴前侧、气海、神厥、中脘、檀中、玉枕绕嘴角至上龈,再沿脊柱里层与督脉闭合,回归祖窍,同样形成闭合线路。许多人认为督脉与任脉在上唇中点内龈处接通形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小周天的路线,但这是一种误解。督脉与任脉所含物质不同,督脉总督全身之阳,任脉总任全身之...

  • 任脉的具体循行路线为:1、起于中极之下;2、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3、上颐循面入目。督脉的具体循行路线为:1、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2、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3、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4、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5、还出...

  • 任督二脉在中医和道家养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运行路径分别从会阴穴开始。任脉从腹下向上延伸至头部,主血,督脉则从脊椎至头顶再至面部,主气。中医认为,任督二脉若畅通,意味着全身八脉和百脉皆通,有助于体质改善和健康强化。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任督二脉本就应处于连通状态,无需刻意打通。...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