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埋线的中医穴位埋线

在“卫生部第二轮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中将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列为推广项目之一。文件摘要如下:中医穴位埋线是在中医传统针具和针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穴位埋线整个过程中,包括了:中医的理论指导和西医的操作方法。该技术具有不切口,安全、有效等特点,消除了传统埋线创伤大,易感染,患者痛苦大,不宜接受等特点,而且操作简单,疗效持久,因此在临床应用广泛。中医穴位埋线对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等效果较好。所治病种约200余种。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穴位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埋线疗法是中医埋藏疗法的发展,自古有之。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它的操作方法类似针炙。因此,它也是针炙疗法的延伸。

2016-06-04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1:48: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埋线的方法是从针灸治疗演化而来的一种疗法,具体介绍如下:操作方式:中医埋线主要使用特制的针具,将一段线埋入人体内。这段线在埋入后的12周或12个月内会被人体完全吸收。治疗效果:在埋线后到线完全吸收前的这段时间里,线会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从而带来比较长久的治疗效果。优点:便捷性...

  • 中医埋线也就是中医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延伸。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主要作用如下: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三、补虚泻实,扶正去邪。中医埋线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中医经络与脏腑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辨证在人体的穴位包括面部穴位上进行埋线,从而调...

  • 中医埋线是一种中医药学的疗法,也称为埋线穴位贴敷疗法。以下是关于中医埋线的详细解释:操作方法:主要通过在人体穴位所在的部位埋入一根银针,或在其上贴上中药熏蒸后的硬化灸头。埋线的长度一般为0.55cm。治疗原理:通过埋线激发穴位处的腧穴、经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恢复生机的目的。埋线还...

  • 中医穴位埋线的发展 穴位埋线起源于石家庄,由西医埋线发明人陆建和中医埋线创始人任树森共同推进。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理论指导不同。2005年,国家卫生部对中医穴位埋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其列为“百年百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一。2007年,河北省在官方学术领域首创了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埋线疗法专业委员会...

  •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将特殊材质的线(如羊肠线)植入穴位,以调节机体功能。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埋线操作方法:1. 穿刺针埋线法:首先,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约1-2厘米消毒羊肠线,接于腰椎穿刺针前端,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以适当深度刺入穴位,当有针感时,推送针芯并退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