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调理中药处方,中医怎么检查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

很多女性都非常信任中医,因为中医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在中国中医有非常高的名望,很多女性就想要用中医的方法来调理月经,因为中医的方法不仅健康,而且还可以去根本。那么月经不调用中药怎么调理呢?月经不调吃什么药调理最好?1、乌鸡白凤丸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等多种药物制成,乌鸡白凤丸在调经止带方面,疗效显著,同时其显著的补气养血效果也很是受人瞩目,对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等都是很好的调理方法。2、益母草颗粒益母草颗粒的主要成分就是益母草,益母草颗粒在调理气血虚亏等原因引起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等问题时,效果明显。3、鹿胎膏由红参当归、益母草、地黄、丹参、香附(醋制)、肉桂、木香、赤芍等药物,鹿胎一直是传说中的女性调经止带的圣方,可以说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鹿胎膏在月经不调的神奇功效的记载。4、阿胶主要为驴皮、冰糖、黄酒、豆油熬制而成,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方面具有出色表现,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良方,并且随着现代工艺的进步,其调经止血的功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月经不调的治疗经验有哪些?(1)月经不调属血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2)月经不调属肝郁化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可服调经止带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3)月经不调属气虚型的,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治宜补气摄血,可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4)月经不调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宜补血益气,可服妇科调经片、妇宁丸、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膏、八宝坤顺丸、十珍香附丸、宁坤至宝丹、加味益母草膏、妇科十味片、安坤赞育丸、参茸白凤丸等。2022-09-2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16: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药调理 1、柴胡白芍:适用于月经提前、月经量多及异常少量出血的情况。此药方具有清热养阴、调血理气的作用。用法为水煎后,每日早晚各服用半剂,温水送服。2、当归川芎:此中药方主要起到活血痛经、滋补肝肾的作用。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若月经不调伴有白带异常,可加入黄柏、苍术、炒山药及芡实米...

  • 女性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方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汤剂、中医辨证治疗以及按摩相关穴位。一、服用中药汤剂 益肾通经汤:此方具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闭经、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等病证。主要由柏子仁、丹参、熟地等药物组成,通过宁心安神、补肾养血、通畅子宫气血等方面来调理月经。清肝调经汤:此方有...

  • 药方:柴胡12 克,白芍15 克,当归12 克,茯苓15 克,白术9 克,香附12克,郁金12 克,木香6 克(后下),炙甘草6 克,每日1 剂,水煎服。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

  • 此外,茜草丹参方以消瘀止痛、生新排浊见长,同样适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该方由茜草、丹参等多种药材研磨成细末,每晚临睡前服用。大量临床案例证明,该方剂对久病患者亦有显著疗效。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并坚持调理一段时间,月经不调的问题便能得到有效改善。然而,这一过程需要耐心与坚持,...

  •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以及月经量和质的不正常。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忽视,而应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以下是一些用于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方案。1. 当归川芎方:-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适用于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川芎、炒白芍、熟地(经闭不用)、续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