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不畅心烦心闷、腰背痛,盗汗不止

小肠经经络穴位图

阳谷穴 臑俞穴 少泽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养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贞穴 天宗穴 秉风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颧髎穴 听宫穴

未时(13:00~15:00)

手太阳小肠经是具有宁心安神、舒筋活络功效的经穴,按摩这些经穴可以疏通经气,缓解疲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最后经由其支脉到达颧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主要循行于上肢、肩膀及头部部分地方。

《灵枢·经脉》中记载:“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脏腑症:小肠经不畅时,会出现心烦、心闷,头顶坠痛,尿闭、小便赤黄,疝气,腰背痛,盗汗不止等。

经络症:本经发生病变,可见咽痛、耳聋、中耳炎、眼痛、下颌肿、落枕、头痛、扁桃体炎、失眠、肩痛、腰扭伤,本经脉过处的肩部、上肢后边内侧疼痛等。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并在未时对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因此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3:00之前吃完,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身体,否则会造成浪费。

午餐后的未时正是小肠经当令的时候,用适当的力度,按经脉循行路线按摩小肠经穴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肩部可以请别人帮忙按摩,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即可。2022-07-26
mcxzy 阅读 117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05: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指末端的少泽穴,沿着手背一路延伸至腕部,接着沿尺骨茎突向上,经过前臂外侧后缘,经过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间隙。它继续沿上臂外侧后方,穿过肩关节,环绕肩胛部,最终在大椎穴(督脉交汇点)处交汇。然后,它向下进入缺盆部,与心脏相连,并沿着食管穿过横膈,到达胃部,归属...

  • 手太阳小肠经是具有宁心安神、舒筋活络功效的经穴,按摩这些经穴可以疏通经气,缓解疲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最后经由其支脉到达颧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主要循行于上肢、肩膀及头部部分地方。《灵枢·经脉》中记载:“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

  • 小肠经,作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其主要起始点位于小指端,沿着手掌尺侧上行,至尺骨茎突,绕肩胛,进入锁骨上窝,联络心脏,再下行至胃属小肠,分支至颈面、耳,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小肠经共有19个穴位,左右合共38穴,包括少泽、前谷、后溪等关键穴位。这些穴位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布,对应着小肠经的...

  • 人体中的十二条大经络,具体名称分为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四组,每组各三条,共计二十四条。其中,手三阳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阴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三阳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

  • 【答案】:A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