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胃炎

慢性胃炎,不管是胆汁反流,或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都属中医“胃脘痛”、“胃反”、“痞满”等范畴。其病因多与饮食不调、情志不畅、劳累过度、伤风感冒及体质虚弱等有关。病变主要发生在脾胃、肝胆。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饱胀或疼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口干苦、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也有毫无症状者。慢性胃炎,多为虚证、淤证或虚实夹杂证。中医治疗此病,一般根据病人的症状,结合舌象、脉象,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方法有以下3种:一、肝胃气滞型:胃脘胀痛连胁、口苦、嗳气、泛酸或恶心呕吐、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脉搏快、有如按琴弦之感称之)。治疗宜疏肝和胃,可选用中成药“逍遥散”。二、脾胃虚寒型:胃脘冷痛、喜按喜热、面色无华、大便稀烂、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宜温补健脾。可选用“香砂六君丸”。三、脾胃阴虚型: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口干舌燥、便秘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疗宜养阴润燥。可选用养阴名方“一贯煎”:北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8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若伴有湿热,则有胃脘胀满、泛酸、口苦、口臭粘腻、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治疗宜清泻胃热,可在“一贯煎”的基础上加石斛12克。若伴有血淤,则表现为胃脘刺痛有定处、拒按、大便色黑、舌紫暗有淤点或淤斑、脉弦涩,治疗宜活血化淤和中、缓急止痛,可选用“当归芍药散”:当归9克、赤芍15克、川芎6克、茯苓12克、白术6克、泽泻9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煎分2次服。也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治疗。最后,慢性胃炎患者还须特别注意饮食要有规律,忌烟酒,忌辛辣油腻及难消化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加强身体锻炼,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体质,也能促进胃炎康复。2020-04-22
中医认为,急性胃炎多为实证,慢性胃炎则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均可能导致胃和降功能失职,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根据急、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其基本治则宜理气止痛。
病邪阻滞者,辨其邪而去之;
肝胃不和者,疏肝理气;
饮食伤胃者,消食导滞;
寒客于胃及脾胃虚寒者,温中散寒。
中医治疗可以用药、推拿、针灸等,不过均需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生姜3片,红糖半两,水煎服;鲜橘皮二两,醋一两,糖拌服。
外敷:粗盐一斤,酒炒用布包外敷。
针灸: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配穴:寒邪犯胃配胃俞(加灸);饮食停滞配梁门;肝气犯胃配太冲;气滞血瘀配膈俞、公孙。

祝您早日康复,生活健康!
2022-09-22
胃炎是中医“胃痛”的范畴,需要辨证论治用药治疗,临床多采用香苏散、泻心汤、失笑散、益胃汤、黄芪建中汤等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针灸治疗。

1.中药:对于胃气壅滞的患者口服香苏散加减治疗;对于胃中蕴热的患者口服泻心汤合金铃子散治疗;对于胃络瘀阻患者,口服失笑散合丹参饮;对于胃阴不足证口服益胃汤;对于肝胃气滞证口服化肝煎;对于脾胃虚寒证口服黄芪建中汤。

2.针灸治疗:也可以配合针灸治疗,于正规医院针灸科进行治疗,可以选取胃经穴位足三里、脾经穴位三阴交等进行补泻治疗。

对于中药及针灸治疗均需要在医生辨证论治指导下治疗,切勿自行服药延误病情,同时忌辛辣刺激食物,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2022-08-15
中医里面最实用的还是汤药,中医里面在用汤药来治疗慢性胃炎的时候,往往会根据一个人的用药习惯以及相关的身体情况来去进行相关的治疗,针对慢性胃炎的患者,最常使用的汤药主要的目的是去增加胃气,因为当我们患有慢性胃炎的时候,脾胃是非常虚弱的,这个时候就必须采用补中益气的汤来去增加相应的功能,也是通过这样的药物去帮助我们的人体更好的恢复,去帮助肠胃能够恢复到原有的健康状态。2022-07-29
从中医角度而言,根据胃炎的病因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即肝胃不和型、湿热阻滞型、血瘀型、阴虚型、阳虚中焦型、脾胃虚寒型。对于胃炎,必须辨证施治。同时需要改变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容易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包括辣椒、烈酒等。2022-07-19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26: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侧重于健脾消积、疏肝理气和和胃降逆。其中,枳实消痞丸是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所创,适用于心下虚痞、食欲不振的情况。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对原方进行加减,制成汤剂或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枳实消痞丸的组成包括枳实、黄...

  • 中医治疗胆囊炎胃炎的偏方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名方:金钱草柴胡汤,由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适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表现为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右胁痛明显,或呕吐苦水,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 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疏肝理脾、健脾和胃的方法进行,同时重视生活起居调控和情志疏解。以下是具体方法:药物治疗:常用方子:柴胡疏肝散。该方子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所致的症状。生活起居调控: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

  •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是肝胃不和的主要表现,常采取柴胡疏肝散来疏肝、和胃、健脾治疗;2、脾胃虚弱:患者往往出现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脘腹胀、脘腹疼痛、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等表现,需健脾益气,常用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治疗;3、脾胃虚寒:主要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治疗。

  • 中医治疗慢性肠胃炎有一定的效果,通过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固肠止泻丸、肠炎宁、胃康灵等,可以改善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腹泻等症状。除此之外,针灸或穴位按摩也能帮助缓解症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对抗胃肠道细菌感染。同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