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肾阴阳两虚,可用《冯氏锦囊秘录》之全真一气汤

脾肾阴阳两虚,先天后天阴阳失调,往往五脏受损,虚实夹杂,寒热失调,上热下寒。症状在上焦可见发热,口干口苦,咳嗽生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黄赤等;在下可见饮食不化,泄泻无度,腰酸乏力,梦遗失精等。上实下虚,上热下寒,调理起来很是棘手。

《冯氏锦囊秘录》中记载一方,叫全真一气汤,是“水中补火,土内藏阳”,土金水一气资生化源之代表方 。全方有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熟地、白术、牛膝七味药组成。

其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散组成,是益气养阴的重要方剂;附子配熟地,出自肾气丸,起温补肾阳的作用;附子配白术,暖中补肌,补肾健脾,固其真元;附子配牛膝取济生肾气丸之意,补肾而引热下行,引火归元。

清·陈修园《时方歌括》称此方为“滋阴降火之神方”。2022-06-14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06: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参固本膏,源于《冯氏锦囊·痘疹》卷十一,其配方独特,以人参、天冬、麦冬、生地和熟地为主要成分。人参一两,补益之力深厚,主攻肾虚,尤其针对因肾气不固引发的肺热问题。天冬和麦冬各四两,滋阴润肺,以保肺之臣,对于肺虚和咳嗽烦渴有显著效果。生地和熟地皆能补肾,固本清热,特别是对于肺痿咯血...

  • 建议口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为佳。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源自《济生方》卷四“加味肾气丸”。《冯氏锦囊》卷十一称之为“金匮肾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中称为“济生肾气丸”。方剂中常见的金匮肾气丸,实际上是指源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又名八味肾气丸。解放后更名为桂附地黄丸。为补益...

  • 2 概述 全真一气汤为方剂名,出自《冯氏锦囊秘录》卷二十方[1]。3 组成 熟地黄(如大便不实焙干用,如阴虚者加倍用)八钱,制麦门冬(去心,恐寒气可拌炒,米炒黄色去米,肺脾虚弱者少减)三钱,白术(炒深黄色,置地上一宿,出火气,不用土炒,如阴虚而脾不甚虚者,人乳拌透晒干...

  • 肾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藏精”,那“精”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都是人体至关重要的精华,作用也十分广泛,而那成熟男人的 也是此“精”之一。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皆由肾主管,尤其生殖是由肾专管。由此可见,中医的肾比西医的肾脏要管得宽,宽多了。肾脏只管尿素的生产,肾还要管娃儿...

  • 若因脾胃虚弱,不能消化饮食所致的食积内停,《冯氏锦囊秘录》认为「伤食必因于脾弱,治者必以助脾顺气,俟其腐熟而去之后,尤当补养脾胃,庶不再伤。若妄用攻下,耗伤津液,积滞转固或即攻去,脾胃愈虚,停滞接踵。中气一伤,变生百病矣。」胃寒证,实寒证治疗宜散寒降逆,和胃止痛,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