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有安胎的作用?

用中药安胎,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但是必须选择正规的中医师开立的药方,上面须有详细的成分说明,这样服用才能放心。那么,哪些中药具有安胎的作用呢?
1.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
2.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3.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4.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理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及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症,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5.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6.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7.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2019-12-2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05: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炽盛引起的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等症状。它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药物同用。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的功效,适用于湿浊中阻引起的胎动不安。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药物配伍,有助于缓解胸闷腹胀、...

  • 首先,清热安胎类药物针对胎热导致的胎动不安,常用黄芩和苎麻根。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和安胎的作用,常与白术、当归等配合使用,以应对气分热。苎麻根则性寒味甘,清热凉血、止血安胎,与黄芩、竹茹、地黄、当归、阿胶等一起使用,针对血分热造成的胎动不安。其次,理气安胎类针对气滞引起的胎动不...

  • 此外,砂仁也是常用的保胎中草药。砂仁具有温中行气、安胎的作用,适用于胎气上逆、胎动不安等情况。砂仁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如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可增强固胎安胎的效果。最后,艾叶也是保胎时常用的中草药。艾叶具有温经止血、安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胎漏、胎动不安等症状。艾叶常...

  • 除了上述药材外,菖蒲也是孕妇安胎的中药之一。其性温、味辛苦,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的功效。适用于湿浊中阻所导致的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和呕吐等症状有显著效果。菖蒲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药材配伍使用。此外,古籍中记载的海风藤和大蓟等药材也具有一定的安胎作用。综上所述,孕妇在选择...

  • 它在中医中被称为“保产无忧方”,通常在怀孕3个月后服用,每月2-3帖。其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川芎、黄芩等,具有安胎、催产的功效,能治疗胎动不安、腰酸腹痛等症状,并有助于纠正胎位和增强体质。台湾《顺天科学中药药品要览》也确认了其广泛的治疗作用,如妊娠呕吐、痰水等症状。十三太保并非大...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