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中有痰?解读一剂张仲景名方,可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平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 痰总卡在喉咙里边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的感觉,非常地难受, 但是也 吃了很多化痰的药,但就是不见疗效 ,这可真是愁死人了。 这可不单单只是有痰那么简单了,只服用一些祛痰药是没有用的。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种情况在中医上讲是因为 痰与气互结所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医上讲 这种情况跟人的平时的情绪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而我们的 肝脏 主着 身体的情志 ,有的人平时只要有一些不开心的情绪啊,就会闷在心里,时间久了,就会 导致肝气不舒,肝同样还主疏泄,肝气不舒肝脏的疏泄功能就会下降,久而久之,一些外邪在身体里就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肝气郁滞,痰气互结的现象,最后痰与气停滞在咽喉处, 怎么也排不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只单单吃一些化痰的药没有效果的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
组方、半夏、厚朴、茯苓、苏梗、苏叶、炒香附、陈皮、生姜。
我们先来看看这 半夏,和厚朴,半夏味辛,属于温和的药材,入脾胃二经。其作用就是能通能散,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对于一些痰多咳喘,梅核气、风痰眩晕的人群非常地适用。厚朴味苦,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温中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湿滞伤中、宿食不消、寒湿泻痢、痰饮咳喘的人群。
再用 茯苓、紫苏、陈皮、生姜入药,先看这茯苓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辅助半夏和厚朴化解体内的寒湿,苏梗、苏叶可以起到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陈皮和生姜其中的缓和性质与以上几味药配伍可以很好 地 起到燥湿化痰的效果。
最后用 香附入药 ,香附就是我们常说的附子, 在中药材里是一味疏肝解郁的良药,味辛,性平,入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功效。对于一些因肝气郁结所致的肝气不舒、肋助胀痛、月经不调的人群有着不错的功效。
方子先用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陈皮先把体内因外邪所致的寒痰散掉,再用香附来疏通肝气,这样一来二来肝气通了,痰也化掉了,一些积聚在体内的邪气自然而然也就排出体外了。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

2022-08-1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39: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咽中有痰,感觉难受,服用化痰药无效,这可能不仅仅是痰的问题,还与情绪变化和肝脏功能有关。2. 中医认为,痰与气互结,与情绪密切相关。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气不舒,影响疏泄功能,外邪难以排出,形成肝气郁滞,痰气互结。3. 治疗咽中有痰,可采用张仲景名方,组方包括半夏、厚朴、茯苓、苏梗...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针对这种病有一个方子,叫“半夏厚朴汤”。药物组成:半夏、厚朴、茯苓、苏梗、苏叶、炒香附、陈皮、生姜。这张方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主治咽中如有物堵,吐之不出,吞之不下。适合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与气相互凝结于咽喉而成的患者...

  • 方子先用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陈皮先把体内因外邪所致的寒痰散掉,再用香附来疏通肝气,这样一来二来肝气通了,痰也化掉了,一些积聚在体内的邪气自然而然也就排出体外了。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

  • 第一个药就是 桔梗 。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作用。 桔梗是怎么样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的呢?首先,你感觉 嗓子中有东西,但是吐不出来,这属于中医上无形之痰的范畴,桔梗的祛痰排脓功效可以把停在咽喉、肺部的痰排出体外,痰消了,这种不适感自然就消...

  • 鼻塞日久,双下甲肿大,粘膜暗红者。方中葶苈泻肺通窍,大枣缓和药性。10. 桂枝茯苓丸治疗瘀血型声带息肉:适用于声带息肉,声音嘶哑,经年不愈者。方中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白芍养血和血,桂枝温通血脉,茯苓淡渗利湿。以上总结了张仲景名方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