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表里对应关系是什么?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有“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之说。
五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与身体的五脏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那五脏也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从而产生了疾病。

中医讲五脏六腑各有“官职”
肝为“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象征着一股阳气向上冲破阴气的束缚,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等方面。
胆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即决断者、裁判官。当人犹豫不决时,需要靠胆来拍板做决定。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的就是胆的功能。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就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
心为“君主之官”。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四肢百骸的营养都依赖心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意指小肠是接受营养的器官,它能够帮助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如果小肠火力不足,人就比较容易受凉和腹泻。
脾为“谏议之官”,就是向君主反映问题的“谏官”。脾在身体的中央,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人体哪里出现问题,脾就会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脾秉性缓和、中正,不偏不倚,所以能公正地反映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医养生:中医讲五脏六腑各有“官职”
2021-05-15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42: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以五脏六腑为核心,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则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古代中医将五脏六腑比作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结构。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阴脏配阳腑,经气相通,互相作用,病变时可相互影响。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五脏六腑”词条以及人民网中医养生专栏。

  • 1. 中医学中,五官与五脏存在紧密的关联,被称为“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2. 五官是人体的关键器官,与五脏相连,一旦五官出现不适,可能意味着五脏正在出现功能问题。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各自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象征,如肝被视为“将军之官”,代...

  • 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作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作为核心,脏腑则通过阴阳划分,一阴一阳相为表里,形成相互影响的整体。例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它们之间存在着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在实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表里关系:心与小肠之间,心气可助小...

  • 在脏腑与脏腑之间,五脏被视为“里”,六腑视为“表”,每个脏腑都与一个腑相关联: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三焦与胆相辅相成,形成表里关系。中医学强调,人体健康在于各脏腑组织发挥各自功能,同时脏腑之间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平衡状态。以肺与大肠为例,肺的肃降功能有助...

  •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 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藏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