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聪对伤寒论有怎样的看法?

张志聪不但推崇老师的《张卿子伤寒论》,还以章句 证《伤寒论》连贯井然,并无遗漏,他还批驳方有执等三纲编次派是举一而废百,反失仲景辨证心法。这一学派也对清代研究伤寒学派影响很大。
2020-01-0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13: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张志聪不但推崇老师的《张卿子伤寒论》,还以章句 证《伤寒论》连贯井然,并无遗漏,他还批驳方有执等三纲编次派是举一而废百,反失仲景辨证心法。这一学派也对清代研究伤寒学派影响很大。

  • 张志聪不但推崇老师的《张卿子伤寒论》,还以章句 证《伤寒论》连贯井然,并无遗漏,他还批驳方有执等三纲编次派是举一而废百,反失仲景辨证心法。这一学派也对清代研究伤寒学派影响很大。

  • 张志聪在《伤寒论集注》中阐述,人体的三阳三阴对应天的六气,强调气与天道的相应。他认为,人体无病时,六气正常运行,与天相应。一旦外感风寒,邪气会侵犯正气,首先在气层相互感应,然后侵入经络。他批评了传统医学对六经病理解的局限,指出六经病早期多因六经之气而非经络本身的问题,仅有一小部分从...

  • 这一条承上一条进一步论述伤寒夹虚不可发汗的原则。脉浮紧是伤寒表实的脉象。伤寒表实寒凝营分,营卫不利而身疼痛,应当用麻黄汤发汗。但是,假如病人脉不是尺寸俱浮紧,而是尺中脉迟,那么里虚定然。里虚之人即使有表邪也不能发汗,强发虚人之汗,犯夺汗者无血的禁忌,甚或有亡阴亡阳之变。“...

  •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