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脉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脉诊诊病的科学原理

作者:百脉科技 来源: 加入时间:2005-8-23

中医脉象仪 脉诊仪——本站独家提供权威中医药大学脉学最新科研成果——中医脉象仪 脉诊仪。点击

中医脉诊诊病的科学原理 病气在经络中流动从而呈现出病象症状。那么中医是如何诊知病气性质(阴阳五行,气流大小)及其运动规律(流动情况)的呢?中医诊术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诊,四诊全面综合了病气引起的病象症状,无一遗漏。望病气引起的精(身体)的异常情况,闻病气引起的精所产生的声音气味嗅味,问病气引起的身心变化,切即脉诊病气在气脉里的流动情况和按诊病精病气团块情况。四诊充分发挥了人体五类感官功能,而气功诊病(特异功能诊病)则发挥了第六感官经络功能,更简便直接迅速。诊断结果(病情)用八纲表达。八纲是表达病气性质的,反映了病气的作用结果。望、闻、问、按诊尚易理解,勿需多讲,在此着重讲切诊中的脉诊。 脉诊是通过经络气脉波动情况诊知炁流情况的诊术。脉诊有“三部九候二十八脉象”理论。寸、关、尺三部是易学天人地三才理论在脉诊上的应用,是脉波结构理论。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个诊位,三部共九个诊位(九候),两手为六部十八候。每一要素有阴阳二性(长短、大小、快慢、高低等),共六个因素。五气(五波)共5×6=30种脉象,以一平直脉象为基准,无阴阳之别,故二十八种脉象即可概括反映全部脉象(五行气波动情况)。 气时刻在经络里流动并引起各种生命现象,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可以随时感知出来,所以脉诊是最理想的诊术。过去用手感诊脉,太抽象,灵敏度也差,现在可用脉诊仪(脉搏感应显示器),灵敏度大大提高了,还可以从显示器上看到脉象图,了解脉象规律。对脉谱(脉象图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分析,即可了解病气运行情况、诊断疾病,为处方配药提供依据。脉谱学可诊知任何的生命信息和生命规律,并把抽象的脉诊变成了直观形象的脉诊,更扩大了脉诊的应用范围。同理,我们可以得到药谱图(如基因谱类)。利用药谱和脉谱可以实现最科学的处方配药,减少药物浪费和副作用。因此说,脉诊仪、脉谱学和药谱学(合称为医谱学)是实现中医走向现代化,使中医和现代科学接轨的关键技术和根本途径。2005-11-11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以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关系.2005-11-12
可以百度一下,

“ 老中医收徒弟 ”

,看下有没有老中医收徒弟的那种,中医脉诊辩证需要有会脉诊的老中医手把手的教,辩证不准确更谈不上下药开方了。中医培训,很难学到真才实学。如果有老中医带徒弟的话,收费会比中医培训要高的多,关键是现在没有几个老中医愿意带徒弟。2012-06-2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40: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由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共同推动血液流动,形成脉搏。6. 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脉管舒缩是产生脉搏的重要条件。7. 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的推动作用对脉象的影响更为重大。8. 气血充足,运行良好,则脉象和缓有力。9.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的...

  • 中医诊脉,犹如探秘生命之律,其中关键在于五个元素:浮沉、力量、粗细、快慢与停跳。浮沉象征表里,力度揭示正邪,粗细反映气血,快慢指示活力,而停跳则揭示异常。脉象的微妙变化,如同自然界中的气象符号,传递着病患的健康信息。有力而沉稳的脉象,象征正气充盈,疾病尚在表浅阶段,治疗时可适当攻邪。...

  • 悬丝诊脉是古代的一种诊病方式,其靠谱程度存在争议。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悬空的丝线来感知患者的脉搏,以此来诊断病症。医生通过触摸丝线传递的脉动,试图判断患者的脉象,进而分析病情。2. 悬丝诊脉的神秘性 悬丝诊脉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由于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限制,医生尤其是男性医生...

  • 中医诊脉的基本原理:号脉是由主动脉心搏的呈现位置,速度的速度、抗压强度强有力还是乏力、规律齐整是否还是有没有歇止及形状等层面构成的。脉诊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辨别病症的原因,推论病症的转变,分辨病况的真伪,分辨病症的预后等,都具备关键的临床表现。也有就是说看中医较为经济实惠无需...

  • 简单地说,中医把脉的原理是通过心脏的功能、血管的功能、血液的质量三个因素进行病变,根据这三个主要前提推断出其他疾病的存在。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由于没有对此做足够的作业,出现了用两根手指把脉的情况,要知道这种方法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在这方面犯了错误,下一步也不能继续。也就是说,接下来,...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