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恶心的几个药方,光看名字就想吐,真的能当药吃?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作,其内容之广泛、李时珍著书之严谨,无不令人叹服。流传至今,其中的很多内容对后世的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奉为医学界的“中国百科全书”。在著书的过程中,李时珍态度严谨,充分发挥了“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对于其中记载的万余药方、近两千种药物,李时珍无不亲自尝试,之后再将其药效一一记录下来。

人人都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不管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还是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医都是一些非常神奇的人物。他们使用各种植物,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生活中的寻常之物,稍加作用,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缓解病人的痛苦,根除病根。不过,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记载了一些“奇葩”的药方,读来都令人感觉恶心不已。接下来,我们就举其中一些例子,简单了解一下。

在《本草纲目》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各种植物作为药材,但是也不乏一些奇葩的东西,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如说耳屎、头皮屑、人乳、牙垢甚至大小便等等,这些竟然也被李时珍收录在了《本草纲目》中。当年这本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世界各国的名医拜读,不知道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大家作何感想?有没有人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亲自尝试呢?

这些”重口味“的东西具体又是怎么用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就比如说头皮屑吧,这可不是说我们直接从头上挠下来的那种,而是指那些残存在木梳上的头皮屑。在中医当中,这种头皮屑叫做”百齿霜“。根据《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它可以治疗蛊毒,用法是混在米汤或者是酒里面喝下去,中毒者就会把毒物吐出来。不过这么恶心的东西,想不吐恐怕都是不可能的。此外还可以治疗头疼、霍乱,还有女人的脚底生疮。

在李时珍的记载中,耳屎也是一味重要的药材。不过,它有个别名,叫做”脑膏“。脑膏可以用来治疗毒物咬过的伤口,只需要敷在伤口上就可以了。牙垢也可以治疗外伤,使用方法与耳屎类似。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超级恶心?别着急,更恶心的还在后面。
在李时珍看来,大小便也能治病。大便要埋在地下,其中的水分慢慢浸出来,这些水分叫做”黄龙汤“,小便则叫做”轮回酒“,这两味都是重要的药物,可以治疗疾病。根据李时珍的记载,喝下它们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很有效果。现在糖尿病还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估计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法治病。

孩子尿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遇上阴雨天就很让人头疼。李时珍认为,不要着急,可以治疗!只需要用粪坑里的粪水拌上一碗饭,让尿床的人吃下去,就完事儿了。有的小孩子受到惊吓会在夜间啼哭,李时珍也有办法。只需要在孩子的床下放上一块牛粪就大功告成。不过李时珍还有一点”医嘱“,就是不要让患病的人知道正在用这些办法给他治病,或许是担心引起其心理负担。但是粪水之类的,那酸爽的气味,家长不说恐怕孩子也不会不知道。

《本草纲目》是一本神奇的医药集,其中有很多珍贵的治疗方法,不过毕竟是在遥远的明朝成书,所以其中还是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存在的。比如用土拨鼠的头骨挂在婴儿床边治疗孩子夜啼、用父母的指甲烧成灰治疗孩子腹胀等等,这些就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不管怎么说,李时珍对人类医学历史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在医学界,李时珍一直是一种精神,鼓励着医务工作者更加严谨、奉献的工作态度
2021-01-14
可以的,因为这些药方都是古代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有用的配方,所以是可以使用的。2021-04-09
百齿霜,这个东西是头皮屑。有治疗蛊毒的作用。脑膏,是耳屎。可以用来治疗毒物咬过的伤口。2021-03-22
《本草纲目》里的药材都是可以当药吃的,因为《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结合前人以及他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著名医书。2021-04-11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1:29: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李时珍的记载中,耳屎也是一味重要的药材。不过,它有个别名,叫做”脑膏“。脑膏可以用来治疗毒物咬过的伤口,只需要敷在伤口上就可以了。牙垢也可以治疗外伤,使用方法与耳屎类似。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超级恶心?别着急,更恶心的还在后面。在李时珍看来,大小便也能治病。大便要埋在地下,其中的水分...

  • 55. 痢疾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瘥。56. 痘后目翳:直往山中东西地上,不许回顾,寻兔屎二七粒,以雌、雄槟榔各一个同磨,不落地,井水调服。百无一失,其效如神。57. 小囘便不通,数而微肿: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58. 心痛...

  • “服器部”中的药方则更加奇特,包括了厕筹、尿桶、自经死绳和缴脚布等。厕筹可以治疗霍乱和难产。尿桶的板子煎水服用可以治霍乱。自经死绳烧成末,用水服可以治疗癫狂。缴脚布洗下来的汁液服用后,可以治伤寒温热复发。这些药方都让人感到惊异。《本草纲目》中还收录了许多其他奇特的药物,如头屑、耳...

  •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长沙药解》:“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气好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本草备要》:...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宫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