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郁理气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疏郁理气 1 拼音 shū yù lǐ qì
2 注解
疏郁理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与宽胸、宽中、解郁、开郁等义同。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药用香附、佛手、乌药、砂仁之类。方如柴胡疏肝散。
古籍中的疏郁理气 《伤科大成》:接骨入骱(骨之小笋也)用手巧法 凡人之头无骱,亦无损折,只有跌打碎伤等症,若脑浆出者不治,骨青者难治,碎骨如大者可治,过大者不治。接...
《目经大成》:[卷之三和阵]香苏散十 肤,故无六经形症。只紫苏、香附、橘皮之辛芬,疏邪理气,甘草之甘平,和中辅正,前症随痊。《目经大成》清...

《婴童百问》:[卷之一]五脏病证第七问(无方) 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治疗之法∶大抵肝病以疏风理气为先,心病以抑火镇惊为急,脾病当温中消导,肺病宜...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一]痢疾门 治痢方法,因于暑湿热阻滞肠胃者,不出苦辛寒药疏通理气。若胃不纳者,谓之噤口痢,九死一生。今高年体弱,...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秘授跌打损伤要诀2022-11-13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0:1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疏郁理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与宽胸、宽中、解郁、开郁等义同。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药用香附、佛手、乌药、砂仁之类。方如柴胡疏肝散。古籍中的疏郁理气 《伤科大成》:接骨入骱(骨之小笋也)用手巧法 凡人之头无骱,亦无损折,只...

  • 疏肝理气即疏肝。[1]疏肝为和法之一。也称疏肝解郁、疏肝理气。是疏散郁结之肝气的方法。肝气郁结,临床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舌苔薄、脉弦等。针灸常选用期门、太冲、阳陵泉、丘墟、肝俞等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2]4 ...

  • 理气为治法之一。即调理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于治疗气病的方法。常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补中益气、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3

  • 开郁疏郁理气,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症见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辟秽 就是说去处肮脏的污浊的东西 多用在中药功能的介绍里..比如某种中药功能辟秽 就是排除体内脏东西~

  • 也称疏肝解郁、疏肝理气。是疏散郁结之肝气的方法。肝气郁结,临床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舌苔薄、脉弦等。针灸常选用期门、太冲、阳陵泉、丘墟、肝俞等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症见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如...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