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拔罐法是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虽然拨火罐会给人们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拨火罐是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二。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这是拔火罐的穴位之一。  三。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的拔火罐的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四。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这个拔火罐的穴位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2013-08-2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5:20: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位于足底。此穴位容易积聚湿毒之邪,不易排出。在涌泉穴进行拔罐,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之经气,有助于人体精力充沛、延缓衰老。三、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肾、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三者相互关联。经常在此穴位进行拔罐,可以调理肝...

  • 减肥可以拔罐拔腹部的穴位,比如常用的穴位包括中脘、天枢、大横、关元等穴位。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天枢位于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大横位于脐中,旁开3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这些腹部的穴位都可以帮助减肥瘦身。3、足部 减肥可以拔罐拔足部的穴位,比如足部的公孙、丰隆、...

  • 头部穴位(正面)包括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和瞳子髎穴。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头部经络,缓解头痛和眼部不适。背面穴位有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主要用于调理颈椎和神经系统问题。侧面穴位如太阳穴、下关穴...

  • 一、合谷穴。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二、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

  • 但是拔罐是要讲究穴位的,并不是胡乱拔,那么肩部拔罐有哪些穴位呢?1、大椎穴位置: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功效: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